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

ID:37748277

大小:4.04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30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_第1页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_第2页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_第3页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_第4页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讲 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减排目录1.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和现状2.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3.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及温升4.全球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与减排义务分担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和现状(1)温室气体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指大气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有六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碳(SF6)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的CO2占76%,主要来自化石能源燃烧(56.6%)和毁

2、林(19.4%),甲烷占17.1%,主要来自农业。能源及废弃物等。(1)温室气体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续)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致相当。美国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均约占20%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2006年二氧化碳排放人口与CO2排放比例(2005年)(2)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应率先采取减排行动2004年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16.1tCO2e,约为发展中国家4.2tCO2e/人的4倍(2)自发达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数倍,应率先采取减排行动(续)发达国家2005年人均二氧化碳排

3、放11.2吨,是发展中国家2.3吨的4.9倍美国2005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9.6吨,是中国3.9吨的5倍人均排放的历史变化趋势人均CO2排放(2005年)(3)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发达国家的人口2005年占世界人口的20%,但自工业革命以来到2005年,累积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75%自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累积排放量占世界的29.6%,欧盟占27.3%,而中国仅占8.4%。累积CO2排放(1850-2005年)人口与CO2累积排放比例(1850-2005年)(3)自工业革命以

4、来,发达国家一直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续)人均累积排放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利用有限大气空间为自身现代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财富积累所做的累积贡献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人均累积CO2排放量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美国的1/20人均累积CO2排放(1850-2005年)(4)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呈增长趋势,增长量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根据IPCC报告,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增长25~90%,其中CO2排放将增长40~110%,排放增长量的2/3~3/4将来自发展中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煤

5、炭、石油、天然气)的快速增长,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2.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1)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为支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1)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为支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二氧化碳排放的快速增长(续)能源消费弹性=能源消费增长率/GDP年增长率在工业化阶段,能源弹性一般都大于1.0CO2排放=能源消费量*能源的碳排放因子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取决于能源消费构成排放因子(kgc/ce):煤炭:0.744;石油:0.548;天然气:0.4092008年世界一次能源构成:石油34.8%,天然气24.1%

6、,煤炭29.2%,非化石能源(水、核等)11.8%美国1850年以来能源消费和GDP的增长情况(2)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随人均GDP增长而增长,但实现工业化后(约人均GDP10000美元),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缓工业化阶段伴随城市化进程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效能产品需求增长强劲,能源消费随GDP快速增长而持续增长各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3)一个国家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与碳强度的高低及变化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工业化过程:增加工业化之后:下降能源强度=能源消费量/GDP碳强度=能源强度*碳排放因子China不同国家的能源强度变化历

7、史(3)一个国家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与碳强度的高低及变化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续)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强度一般要高于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世界各国人均GDP与GDP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4)我国GDP的CO2强度高,但下降速度很快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2005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倍,OECD国家的5.9倍,印度的1.5倍主要国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CO2排放(4)我国GDP的CO2强度高,但下降速度很快(续)我国GDP碳强度下降速度快,2005比1990年下降47%,为世界罕见。反映了我国节能成效。同期,附件I国家

8、平均下降26%,世界平均下降14%我国GDP能源强度变化趋势分析(5)我国GDP的CO2强度高,反映了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单位GDP能耗强度高的原因能源转换、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过大产品增加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