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

ID:37758139

大小:161.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30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_第1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_第2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_第3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_第4页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  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2.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3、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三、施工技术方案   3.1黄土隧道开挖   3.1.1隧道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管棚作业一洞室开挖——初喷4—6cm厚混凝土一铺设钢筋网一架立钢拱架一锚杆作业一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   3.1.2隧道开挖严格按预留核心土七步流水作业法施工,上导坑开挖进尺以1—2榀钢拱架

2、间距为宜。上半断面开挖应预留2-3m的核心土,并严格控制拱部开挖,严禁欠挖,避免超挖。下半断面开挖应采用先拉中心槽(中心槽不宜超过10m),在没有施做中导支护前,坚决不允许拉中槽;左右侧马口开挖交错施工距离应大于5.0m;并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严禁长距离开挖。   3.2初期支护   3.2.1 超前管棚   3.2.2超前小导管     3.2.3 钢拱架架立质量控制   3.2.3.1 施工安全专项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  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2.2、《公

3、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3、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三、施工技术方案   3.1黄土隧道开挖   3.1.1隧道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管棚作业一洞室开挖——初喷4—6cm厚混凝土一铺设钢筋网一架立钢拱架一锚杆作业一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   3.1.2隧道开挖严格按预留核心土七步流水作业法施工,上导坑开挖进尺以1—2榀钢拱架间距为宜。上半断面开挖应预留2-3m的核心土,并严格控制拱部开挖,严禁欠挖,避免超挖。下半断面开挖应采用先拉中心槽(中心槽不宜超过10m)

4、,在没有施做中导支护前,坚决不允许拉中槽;左右侧马口开挖交错施工距离应大于5.0m;并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严禁长距离开挖。   3.2初期支护   3.2.1 超前管棚   3.2.2超前小导管     3.2.3 钢拱架架立质量控制   3.2.3.1 钢拱架架立应控制好6个方面的问题:a.钢拱架的标高;b.钢拱架的横向尺寸;c,钢拱架的垂直度;d.钢拱架的连接螺栓;e.钢拱架各单元连接处松散物及虚碴的处理;f.钢拱架的间距。各洞口安装钢拱架必须做到标高、宽度尺寸标准,上中下导钢拱架连接弧度圆顺,架立后技术干部要反复核对,确

5、保各项数据符合设计要求。   3.2.3.2 钢拱架应与围岩紧密相贴,如不能紧贴时,应按规范要求,用高标号混凝土预制块填塞顶实,其点数单侧不得小于8个接触点,以确保其整体受力。掌子面附近的钢拱架外露(钢拱架处的喷射不能喷满,可留5cm厚左右,以便随时检查钢拱架、锚杆的作业质量及数量)数米,最大不超过2m;钢架之间的纵向连接筋应设于拱架内缘;连接筋环向间距及长度,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便于与下一榀钢架连接,同时要求钢拱架的纵向安装间距误差不超过±4cm。   3.2.4锚杆施做质量控制    3.2.4.1 锁脚锚杆   锁脚锚

6、杆在黄土隧道的施工非常关键,必须按设计长度、数量随钢拱架的作业及时跟进。锁脚锚杆要在端头加工成L型弯钩焊接在钢拱架上,确实起到锁脚作用,防止钢拱架下沉过大。   3.2.4.2 系统锚杆   3.2.5 钢筋网工程质量控制      3.2.6 喷射混凝土质量控制   3.3仰拱施工质量控制   仰拱基础应在浇筑段外设置集水井,开挖立即抽水,严禁地基被水浸泡,同时立即喷射8-l0cm厚C25混凝土,对基底进行封闭,如仰拱混凝土为钢筋混凝土时,喷射厚度应控制在8cm以内,以保证仰拱上部钢筋保护层在2—3cm左右。   3.4 

7、二次衬砌质量控制   3.4.1 隧道防水      防水意识必须提高,重视隧道防水工作,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水施工措施铺设,加强对防水板的焊接质量要求,加大对防水板检验力度,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对渗漏水较严重的地段加密排水半管,确保隧道无水,同时做好监理签证工作。   3.4.2 二次衬砌四、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危险源及危险因素。 4.1 隧道开挖4.2初期支护4.3仰拱施工4.4 二次衬砌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分析危险源情况,制定如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五、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为认真贯御执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59--99.针对我工程实际状况,为了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地完成本工程建设任务,特制本定安全管理目标。   5.1、伤亡控制指标5.1.1.死亡事故为零;   5.1.2.重伤事故为1‰;   5.1.3.轻伤事故频率不超过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