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ID:37765253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1页
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2页
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3页
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反思2013年9月26日,我在十三中的微格教室上了一节杭州市《历史与社会》的优质课,在课堂上我讲的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的第二课时《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学生用的是十三中初一(12)班的学生。在优质课比赛结束后的几天里,我的脑海中还不断的重现上课时的那一幕一幕。兴奋与遗憾交织在一起,下面我就把课后静下心来的一些思考,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成功之处:回顾本次课堂教学,要说成功,首先我要感谢那群可爱而又聪明的孩子,没有他们的配合,成功就无从说

2、起。对照本次优质课教学,结合前几次磨课的经历,我反思本次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基于学情,打破教学常规;先学后教,亮出学生风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这一课内容,我前前后后执教不下五次,以前上是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养成相同步的,所以不管是在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上还是分析黄土高原为何很早成为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对学生来说问题都不是很大。但如今放在初一,这些孩子接触地理还不到一个月,不知道地形、气候为何物,更没有形成相应的思维习惯,如果依旧照搬原来的教学设计上课,课堂肯定会冷场,而且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很难能够达成

3、,本课的难点读气候图、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肯定也只是由老师说代替学生讲。幸好在教研员的提醒下,改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窑洞作为引子,通过回顾窑洞的特点推断当地的气候特点,再从气候与降水量图中去寻找相对应的信息。按照以前的教学常规,是先教学生看图读图,然后分析气候特点,这一做法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利用逆向思维进行推导,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效果出乎意料地好,而且细心的学生还能分析出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特点,这其实就能说明黄土高原也是处在季风区,属于季风气候。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试想学生对于这些专业术语一概不知,怎能说出个所以然

4、来,因此学生只能选择以沉默来应对,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实现情况。对此,我深刻地领悟到关注学情,进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深度解读文本,发掘事物之间的联系;关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虽说自己已从教三年,还是在新课标普及深化的阶段开始自己的教学生涯,新课标的理念烂熟于心,但是在正式进行课堂实施阶段还是按着老路走,在教学中拼命想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考虑他们的接受情况,能力掌握情况,过分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具体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迟早会被遗忘,而能力、方法一旦被

5、掌握却可相伴一生,受益终身。在执教《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中有一个难点,即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这对初一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所幸书本和图册(尤其是图册,将原因分析得很具体并配有图片说明)有相关信息的提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会安排自主探究来分析原因,找不到答案的我还会帮忙指出,现在想来实在是错误,学生照搬答案会读会抄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他们真正理解了吗?我不关注,我只知道他们答出来的是正确答案,是我想要的答案。经过几次磨课之后,在正式上课时我更关注学生了,有些同学对着图册把答案说出来,我甚至还会补充一句:

6、我发现你是从图册中找到了这个答案,那你理解这意思吗?如果理解了,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吗?想不到这样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举出了很多贴近生活的一些例子来解释说明,如讲到黄土土质疏松,下渗力强,遇水易崩解,有位学生就举我们这边的沙子结构十分疏松,遇到暴雨天气,沙子就会下陷,凹进地面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尽管他们的表述没有那么专业,但用自己的话将自己的理解过程呈现出来,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联想来帮助理解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着重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本节课板书的呈现上

7、。因为学生还未学习地理的相关要素,也没有接受区域地理,在分析上肯定会有障碍,如何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更多,挖得更深,走得更远,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本节课通过一个“小腰鼓”的形式,将分析区域地理要用到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人文因素(人口、交通、生产等)分开呈现,同时点明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仅仅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自然不会完全掌握,但至少会有意识往这些方面去分析区域地理,这是学习的钥匙,这就是学法指导。二、不足之处:1.情境性不足。

8、整节课以小明的视野作为一条明线,将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一一呈现出来,但是整个串联显得比较生硬、牵强,过渡衔接都不够自然。创设情境能够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选择同龄人小明作为主角,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可能是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不常用这种教学方法,因此在运用过程中会出现衔接上的问题。而第一节上《富庶的四川盆地》的老师,她以电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