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

ID:37765448

大小:148.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30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颦一笑总关情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了解高考考纲】《考试大纲》(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高考人物形象设题模式(1)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2、掌握答题模式,做到规范答题3、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得分率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

2、、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2.抓住细节,正面描写。(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分析)3.注意环境,侧面烘托。(他人视角、周围景物烘托,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案:(1)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2)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描写与“只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描写了诗人只顾

3、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的情态。(3)表达了作者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答题模式:1.说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点(两三个词)+身份。2.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可以翻译诗意)3.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答题得分点1、说特点——特点+身份(1分)2.析例句——方法+分析(2分或3分)3.明作用——情感、理想、追求、志向等(2分)2013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

4、石里藤。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③,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zēng):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上片塑造了一个容貌病态、性格坚韧的爱国词人形象。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这些外貌描写表现出了词人的长相怪异,而同时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缝里一根蔓延的青藤般坚韧,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通过比喻来突出了词

5、人的性格。表达了词人遗世独立、傲岸不羁的个性。错误分析:本词上片塑造了一个容貌突兀、内心坚强的词人形象。他的头发很短,胡须却很长,眉毛高耸,一脸的病态,甚至超过了普通的僧人。同时他很像是终南山石缝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般可以经历严霜侵袭、暴雨击打。错误分析:本词上片通过一系列的外貌和环境描写,表现出了长相和性格的不同寻常,塑造了一个容貌病态却闲情逸致的的文学家形象。错误分析:本词上片塑造了一个容貌病态突兀的词人形象。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这些外貌描写表现出了词人的长相怪异。错误分析:本词上片选取了“头发”“胡须”“眉毛”“霜侵雨打”“终南石

6、里藤”等一些特点,表达了词人的与众不同。常见病因归纳:1、以译代析2、笼统空洞3、只抓一点4、缺乏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