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ID:38322999

大小:801.31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10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1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2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3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4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二)字音课堂检测1棺椁2女红3鼾声4巷道(guǒ)(gōng)(hān)(hàng)5涸辙6弹劾7蛮横8内讧(hézhé)(hé)(hèng)(hòng)9奇数10跻身11给养12歼灭(jī)(jī)(jǐ)(jiān)13信笺14渐染15缄默16眼睑(jiān)(jiān)(jiān)(jiǎn)17僭称18菁华19腈纶20粳米(jiàn)(jīng)(jīng)(jīng)21籼米(xiān)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股份公司份内份外省份年份一份文件B、反应灵活反映情况强烈反应反映真实C、致命一击致关重要闲情逸致专心致志D

2、、理屈词穷曲突徙薪能伸能曲屈打成招答案A项中“份内份外”的“份”为“分”;C项中“致关重要”的“致”为“至”;D项中“能伸能曲”的“曲”为“屈”。B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与时具进振聋发聩夙兴夜寐引疚自责B.两全齐美秣马利兵良莠不齐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置若罔闻欢心鼓舞声名鹊起D.风声鹤唳枉费心机改弦更张闲情逸致答案A项中“具”应为“俱”“疚”应为“咎”,B项中“齐”应为“其”,“利”应为“厉”,C项中“心”应为“欣”。D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008年高考天津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

3、处处采菱归。作业检查参考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课题:诗歌鉴赏之形象(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2、熟悉这一知识点考题的命题形式;3、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形象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和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练习巩固基础,提高能力。二、考点精讲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1、人物形象类型:(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

4、我”(非作者本人)。(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试一试:你能用习惯用语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吗?【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2、人物形象塑造方法(1)烘托渲染法。(环境)(2)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刻画法。(3)对比衬托法。(如《赤壁怀古》苏轼与周瑜。)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像、

5、行动、语言、神态、心理、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题例1】:(2010·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3分)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③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③酒熟:酒酿制结束。结合全诗,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解题指导]本诗以写景为主,前两句是写其居住的自然环境,“隐者”住在一个山坳中,通向此山只有一条小路,“寒云”二字则写出了住处之高峻。三四句则写人的活动,也就是隐者的生活,在这里喝酒不出门,幽静无打扰。答题时要结合“注释”来理解,注释②点明了“山翁”与隐者的关系。明确了这些后,在答题时要通过自己的分析概括对人物形象进行定位。(1)烘托渲染法。【答题步骤】(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性格+身份)。——点形象(2)结合诗歌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析形象(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寄寓情感)。——明效果[参考答案]诗中的隐者是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士形象。(步骤一)前

7、二句通过对幽僻环境描写,表现了他的远离世俗。后两句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山翁的洒脱。(意思对即可)(步骤二)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请问:如上答案中,哪些是得分点?【题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