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

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

ID:37765618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0

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倩教育随笔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由“画苹果”引发的思考定远寨镇中心小学李倩在送教下乡教育培训中,我又一次听了中国老师、日本老师和美国老师可能怎样教孩子们画苹果的课程故事: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么画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日本老师手里拿一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我可以拿到大家面前,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是这个苹果不

2、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苹果,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象梨,第二次画得就有点象苹果了。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另外,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学生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已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

3、生第一次可能画得象南瓜,第二次可能象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这个故事并不陌生,充分体现了中外的教育理念差异,很明显在启发思维方面,美日两国的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中国,中国式的教育方式凸现的是接受性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这一点也是一直以来被我们所批判的,但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教育方式要与国情相适应”。“中国式教育”在国人眼中甚至成为了贬义词,我们的教育真的如此不堪吗?当然不是!西式教育教学氛围民主开放,以儿童为中心,张扬个性,孩子的自由度大,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呢,但是我们的国情不允许。在欧美国家每班至多十几人,而我们的班级人数少则四五十,多则七八十人,如果要尊重孩子个人意愿,以自

4、我为中心,那么班级秩序将会混乱不堪。教育需要适应国情,植根于本土文化,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严谨笃实”。客观上说每一种教育方式都各有利弊中国的教育虽有纰漏之处但也有显而易见的优点:教育模式正规化,易于操作;知识能够系统化传授;学生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出认真踏实勤奋刻苦的品质……知识的获得没有捷径,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现有所积累的基础知识和思考方法之上的。而想要让学生高效的获取这些基础知识无疑需要严格的教育。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虽然存在不足,但在现有条件下仍然是最合适的。正因如此,当今中国教育依然培养出大批人才,国家也因此而日益强大。《国家中长期

5、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年实施情况总体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来自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70.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小学净入学率为99.8%、初中毛入学率为103.5%,普及率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5%,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7.5%,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15.83%。我国正成为新兴留学目的地国,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式教育培养出

6、一批批人才,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被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多次国情咨文中都提及过中国教育,在2011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还明显意有所指的提到,“(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更早、用的时间也更长,并且更强调数学和科学……”在同年,英文版《华尔街日报》对近2万名读者进行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在严格的东方教育和鼓励性的西式教育之间,高达62.5%的读者认为前者对孩子更有利。而越来越严峻的竞争,使得各国都开始重视“高压应试教育”。而日本政府公开反对无压力教育,正着手增加作业、恢复“六天上学制”。不能否认严谨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弱,但在教育革新的今天,我们已

7、经顺应时代潮流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革,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与国情相适应,通过教育改革,通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中国教育将越来越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