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

ID:37776729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0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_第1页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_第2页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_第3页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_第4页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1.①正确;②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如NH等可以再分;③正确;④正确;⑤错误,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⑥

2、错误,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⑦错误,如N2和CO。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二者均由C元素组成。冰水混合物一定不是混合物。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3.①错误,如NO、CO是不成

3、盐氧化物。②正确,③错误,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④正确。⑤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⑥、⑦错误,如Al2O310.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0.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与存在状态无关,如云、雾、烟都是胶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是物理变化。1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例1】 物质的变化千奇百怪,但概括起来就两大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气泡产生或沉淀析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例2】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 ⑦白磷转化为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 ⑨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A.②③④⑦⑧⑨B.③④⑤⑦⑧

5、C.②③⑥⑦⑨D.④⑤⑥⑧【例4】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并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2011·浙江理综,7A)(2)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2011·山东理综,9A)(3)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2010·上海,5A)(4

6、)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010·上海,5C)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2011·山东理综,9D)(2)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2011·四川理综,6B)(3)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2011·北京理综,9C)(4)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2011·江苏,13A)(5)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0

7、10·福建理综,8C)(6)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2010·重庆理综,8B)(7)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2009·广东,5①)(8)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009·广东理基,28C)4.(1)√ (2)× (3)×(4)√5.(1)√ (2)√ (3)√ (4)×(5)×(6)×(7)√(8)√9.已知有三种溶液:FeCl3的浓溶液、Na2SiO3溶液、稀盐酸,现有下列说法:①将FeCl3溶液滴入冷水中,边滴边振荡,便可制得Fe(OH)3胶体;②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溶液可制得硅酸胶体,

8、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③用光照射硅酸胶体时,胶体粒子会使光发生散射;④FeC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