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ID:37779378

大小:367.6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31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_第1页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_第2页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_第3页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_第4页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第九章病害循环每一种侵染性病害都要经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使病害和病原物得以发展和延续。这种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作病害循环(diseasecycle)。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定的。植物病害循环不同于植物病害的生活史。生活史相同的病原物,它们所引起病害的病害循环可以完全不同,如黑粉菌。生活史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长、繁殖、休眠过程;病害循环主要是以特定寄主与病原物的组合为对象,阐述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延续,包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

2、的接触、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表现症状、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害循环与生活史的区别:⑴初次侵染(primaryinfection)和再次侵染(reinfection);⑵病原物的越冬(overwintering)和越夏(oversummering);⑶病原物的传播(transmission);病害循环涉及的三个问题: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

3、治。一、初次侵染(primaryinfection)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首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次侵染。第一节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发生再次侵染的病害,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还要解决再次侵染的问题,防治效率的差异也较大。二、再次侵染(reinfection)受到初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在同一生长季节中经传播引起寄主再次发病的过程叫再次侵染(reinfection)。单循环病害(mo

4、nocyclicdisease)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该类病害多为土传、种传的系统性病害。如小麦腥黑穗病等。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disease)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该类病害多是局部侵染病害,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值率高,寿命较短,对环境敏感。如小麦锈病、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晚疫病、白粉病等。一种病害是否有再次侵染,涉及到这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和防治效率。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治初次侵染,病害就能得到控制。对于可以发生再次侵染

5、的病害,在注意初次侵染的前提下,还要加强再次侵染各个环节的控制,防治方法和效率的差异也较大。第二节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就是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或存在场所。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与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病原物有各种越冬和越夏的方式。有的病原菌可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有的可以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大致

6、有以下几种: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一)田间病株无论在多年生、两年生、或者一年生的作物中,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田间病株的体内或体外越冬或越夏。多年生植物根、茎部:如苹果和梨的轮纹病、腐烂病、病毒病以及枣疯病等。田间杂草:多种病毒病和细菌病。带病寄主:保护地内的寄主(黄瓜霜霉菌)、自生麦苗、转主寄主等。一、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种子:种子之间:如小麦粒线虫的虫瘿、菟丝子的种子、麦角菌的菌瘿等;种子表面:小麦腥黑穗病;种子内:小麦散黑穗病菌。苗木:由病毒、类病毒、细菌等引起的多种果树病害,如苹果

7、花叶病、锈果病、柑桔黄龙病等;种薯:马铃薯晚疫病菌。(二)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灭菌的作用。以休眠体: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较长时间的存活,如鞭毛菌的休眠孢子囊、卵菌的卵孢子、黑粉菌的冬孢子、半知菌的厚垣孢子和菌核、菟丝子和列当的种子以及线虫的胞囊或卵囊等。以腐生的方式:一些病原真菌和细菌。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inhabitants)两类。(三)土壤土

8、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病残体一旦腐烂分解,病原菌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多数植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