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

ID:37779394

大小:38.5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1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

2、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唯世子燔翳①捐褶②,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征事。魏国初建,拜尚书。

3、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③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节选自《三国志·崔琰传》)[注] ①翳:装箭的器具。②褶:骑服。③五官将:即五官中郎将,这里指代曹丕。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B.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C.后

4、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D.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解析:选A 文言文断句,可由固定的不需翻译的专名入手,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如本题首先确定黎阳、延津、许(许昌)、官渡为地名。C、D两项中的“黎阳次于延津”为主谓句式,“次”为驻扎,驻扎在延津的主语不可能是地名,因此排除C、D两项。B项,“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中“不如守境”是崔琰对袁绍的规劝,希望他镇守疆界,做好臣子该做的事,主语不能是“许民”,故“不如”前必须断开,

5、排除此项,因此选A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帝王庙号,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的。B.别驾,汉朝设置的州刺史佐吏。刺史出巡辖境时,别驾乘驿车随行,因而得名。C.干戈,本来是类似矛的武器,常以“干戈”泛指武器,后引申为战争。D.露板,亦作“露版”,这里指不缄封的奏章。文中意在说明崔琰的公正无私。解析:选C C项,“本来是类似矛的武器”不当。“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干”指盾牌,“戈”是类似矛的武器,后以“干戈”泛指武器。后来引申为战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6、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琰能文能武,才华出众。年少时喜爱击剑,热衷武事。长大后,他发奋读书,研读《论语》、韩诗,后随名师学习,战乱发生后才被迫停止。B.崔琰刚直敢言,体恤民生。曹操占据冀州后,先考察户籍,计算军队数量。崔琰指责他不关心民生疾苦,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曹操向他道歉。C.崔琰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他告诫曹丕不要沉溺于个人享乐,而应遵循正道,端正言行,思考治国的道理,毁弃游乐的东西,不要让大家失望。D.崔琰做事公正,不徇私情。虽然曹操内心已经认定曹植为太子,可崔琰依然坚持礼制要求,公开建议曹操让曹丕继承正统,为此甚至不惜一死。解析:选D D项,

7、“虽然曹操内心已经认定曹植为太子”不当,由原文“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可知,曹操内心并未认定曹植为太子,而是迟疑不决。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译文: (2)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译文:参考答案:(1)崔琰已被遣放回去,可是贼盗强寇到处都是,西去的道路不通。自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回到家,在家中用弹琴读书的方式来自我消遣。(2)曹操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下辅佐文帝(曹丕)。世子依旧外出打猎,改换服装车辆,

8、兴趣全放在追逐猎物上。参考译文: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