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和分米的说课稿

毫米和分米的说课稿

ID:37779743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31

毫米和分米的说课稿_第1页
毫米和分米的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毫米和分米的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毫米、分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的第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长度单位,也为第二部分千米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理解现实生活中长度的大小,理解或表述具体情节中长度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借助生活中的实物以及学生的自主操作来进行教学的。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内容的目标定位: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2.能说出毫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两单位之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量一量等实践环节提高测量能力,提高估测能力

2、2.在小组交流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二: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小学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是在练习环节设计了小兔子吃萝卜的这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故事氛围中不至于对习题厌烦,提高练习效率。2.发现法基于学生对长度单位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因此对于引入新的两个长度单位,我就是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已学的长度单位以及不能够较合适的描述物体的长度,也

3、就会发现我们需要认识新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可以较自然的引出毫米和分米。三:说学法《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1.实践操作法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这堂课中贯穿始终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来发现和感受新的长度单位,也通过量一量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有了更实际的了解。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

4、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引入新单位部分的量一量过程中给学生能自己发现需要新的长度单位来更好地描述物体的长度。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主要由(一)新发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先让学生说说之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因为在学习厘米和米时也有过测量的经历,所以我会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数学书、铅笔盒等的长和宽,让他们在测量的时候发现长和宽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还有几个小格的长度。为了将这几个小格的长度说清楚,就自然而然的引入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并强调10毫米=1厘米。(二)小小测量员因为刚刚认识了新的长度单

5、位,充满好奇心的学生肯定跃跃一试,因此这一个环节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感受一下毫米。首先我会让学生自己用手捏一捏五毛钱的硬币初次感受下一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尺子量一量硬币的厚度。接着我会让学生在练习纸上量一量一些物品的长度是几毫米,再次感受毫米的实际意义。例如:十片花瓣的厚度等。(三)毫米的好姐妹这部分是要引出分米,因为前面有厘米的铺垫所以分米的引出会更自然。首先还是让学生进行测量,例如量一量课桌的长度,量一量同桌手臂的长度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又发现光用厘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显得太麻烦了,而这些物体又不到一米的长度,所以用米来描述也不合适。“那该怎么办呢?”这是我对学

6、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时候学生肯定会开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和同桌和四人小组讨论觉得需要有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而我就会揭示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就是“分米”,它是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成员,是毫米的好姐妹。并且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四)小兔子吃萝卜这个环节主要围绕一个“小兔子吃萝卜”的游戏展开,即出一些练习让学生量一量并选一选该用什么长度单位描述这些物体的长度是最合适,将对应的萝卜送到相应的小兔子手中。同时让学生练习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五)总结最后这部分就是让学生说说我们新认识了哪些新朋友,长度单位的大家庭中你最喜欢哪个好朋友,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