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ID:37783969

大小:17.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1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1页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2页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3页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4页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唯一的听众》例谈小学散文教学 关于何以是散文,定义向来是个难题,文学理论界争论颇多。在语文教育界,散文范围大致“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生动的)议论文、科学小品等”。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散文是属于“边缘、杂交”的,在课程内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散文教学。散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样式的阅读对应着有区别的阅读能力。下面就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谈抒情散文的教学问题。   《唯一的听众》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2、。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从课文描述看,“我”曾拥有家人、老人以及舞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

3、,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而这位“耳聋”老妇人平静的眼神,暖人的话语,默默传递着一种关爱与鼓励,“我”找回了自信,并最终使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这些都源于老人宽厚仁爱的人格魅力。   一、透视言语的独特美   散文是美文,其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语言的精美与句式的和谐。“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样的句子虽是偶尔出现在文中,也不强调声音韵律,但是读起来却极富韵味,由表及里的打动心灵,把人带入美感氛围中。而这种环境氛围的描写,也同时在反映作者不同的心境。   试

4、举一例:(薛法根)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   生:应该是一种慢慢的,令人很舒适的感觉。   生:应该是使人感到有点悠远的。   生:我认为应该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让人感到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美妙的音乐。   师:带着体会读这个词。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声音,犹如悠悠的小令。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它先说林子里是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有点矛盾。   师:要写静,

5、但课文却写了沙沙的足音,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我们说教室里很静,静到?   生:连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   师:还有什么特别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这里用了叠词,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如果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他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他人很多,而这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师:沙沙沙,也可以说是脚步非常的快。   师:快速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所以说是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语言对称之美,如果说把沙沙改成蹬蹬。蹬蹬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如果用蹬蹬,

6、感觉这个人脚步很沉重,就没有用沙沙让人觉得舒适。没有了这个人心里很轻松的感觉了。   生:我觉得用“蹬蹬”,说明这人人的脚步声不美,后面说是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小令的话,让人很美妙的音乐。这里用沙沙比较好。   师:你看,多一个字就不美了,少一个词也不美了。这里用沙沙最恰当。我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个优美的句子。自己读啊,不要齐读,齐读不好听。(生读)。   师:好,读到心里去了。   (生2读)你的朗读听起来,也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3读)多美妙啊。   (生齐读)   师:这一句啊,写的是“景”(板书),但是在不同的语境里面,这个景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

7、的。比如,你在家里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走到这个林子里,会像悠悠的小令吗?   生:是不会的。因为在家里如果不高兴的话,你的心情也十分不好。听起来也不好听了。如果你的心情很好的话,那声音也起来也会很愉快的。   师:不同的心境,听到的声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这个段落,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   生:这是在作者备受家人奚落,来到小树林,听到沙沙的足音,沮丧的心情暂时得到放松。   生:如果作者始终沉浸在灰心失望之中,听到沙沙的足音,就不会有“悠悠的小令”这样的感觉。说明作者来到小树林时心情的确放松了。  

8、 课文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写景的句子,作者内心的情感就藏在其中。读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