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

ID:37786936

大小:17.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_第1页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_第2页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_第3页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_第4页
资源描述:

《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实验初中李文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他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创新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的确,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感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师爱更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一个微笑、一个动作,能打开学生的心门,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作为教师,我们应“以爱心育人,育有爱心之人。”“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会的需

2、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创造出我们光辉和伟大的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获得完善的知识。那么如何将德育与日常教学融为一体呢?这是我们应该一直学习并研究的问题。在学教育学的时候,曾学习过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学生将德育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是学生在各种活动和交往中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学德育工作的对象是未成年人,因此必须遵循未成年人的

3、身心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其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均衡性和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等特点,通过深化德育融入参透,增强德育工作效果。一要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学生”的本意是学“生活”、学“生存”、学“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杜威强调“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并在实施教学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道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

4、科中讲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道德感化,“诗三百”中每篇都寓含着道德教育。二要将德育融入氛围营造之中。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重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和尊严”。学校教育就是营造让“道德的行为”给“生命以美和尊严”的氛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激励学生下决心去“做一个高尚

5、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要将德育融入榜样示范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是一种在行为中造成正确选择的习惯,且这种习惯乃是一种合理的欲望”。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王安石在《原教》中,主张德育的方法重在感化,而感化的途径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因此,教师及他人的道德示范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力量”。四要将德育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亚里斯多德把“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

6、从实践中得来的”。德育教育不能“光说不练”。据研究表明,人的价值内化水平可以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等五级,而价值性格化的水平就是品德的形成。显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反复多次地展开,兴趣、愿望以及有意识的外部评价则是重要的推动力。因此,中小学开展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契机。五要将德育融入改革创新之中。创新德育目标,推进中小学德育体系的建设,研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

7、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队伍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德育网络,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德育工作事关重大,影响深远;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不断开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而奋发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