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ID:37788180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缄默知识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深圳市莲花中学(518035)王双燕摘要现代知识理论认为,知识包括缄默知识和外显知识,而缄默知识存在于个体经验和社会实践之中,是智慧之根。本文结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从四个方面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关键词知识缄默知识外显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让中小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什么是“知识”?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界定:一是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二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指自然原理和

2、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三是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即关于技能和诀窍方面的知识;四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某种信息的知识,即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知识,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其中,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可以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同学们的自学而获得,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是难以编码和度量的知识,它们的获取主要靠学生的实践与领悟。和传统外显学习的产物相比,后者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缄默知识的形式。英国物理学家和思想家Polanyi于1958年首次提出了缄默知识或默会知识(taci

3、tknowledge)这一概念,并将人类通过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区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知识与技能是基础,4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受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纯粹客观的科学知识观支配,把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狭隘的理解为显性的课程知识,没有意识到和自觉应用缄默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纪律、考试、就业等外部力量强迫下单纯应用逻辑力量和刻苦努力来掌握课程知识。结果在学生的头脑里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知识体系:一种

4、是显性的课程知识,另一种是与之相对的缄默知识,致使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眼高手低,分高能低,学用分离。《历史与社会》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新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社会学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了改变以往历史、地理单科教学的状态,为了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必要引入当代知识理论,优化课堂教学。一、正确处理好特征与途径的关系英国学者Polanyi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

5、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于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较,缄默知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在这个意义上,缄默知识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共有的一种知识类型,是我们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古迹遗址、伟人的故居,或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名人成才的艰辛,就能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去发现、去顿悟,从而将对历史人物的先进思想自动化地内化为素质。特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等教育时,更要注意不能硬贴

6、标签,强行灌输,应使用“非语言智力活动”,使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第二,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众所周知,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正规的形式,如:  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进行传递,能够同时为不同的人们所分享,具有一种公共性。但是,由于缄默知识是一种连知识的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达的知识,因此自然不能在社会中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缺乏显性知识的公共性特征,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关于古代希腊的内容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斯巴达的军事化等内容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学生了解的只是表象的东西,很难全面体会其内涵

7、。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设置一个“学生参考资料”文件夹,长期给学生共享。课前就搜集一些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用软盘拷贝回去,要求他们进行阅读,标出必读的文章和选读的。如古代希腊部分,我选用了“民主政治——雅典的辉煌与悲剧”、“被抑制了的文明——斯巴达”两篇必读文章和“蔚蓝色的海洋与文明”、“古代希腊克里特”等10篇文章提供给学生。有的同学将10篇文章都读了,读完这些文章后,他们开始对如何认识评价希腊的民主政治及现代的民主有了很多自己的看法,甚至与老师家长进行辩论。所以,我们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像历史的史实、事件

8、的背景、经济的数据、环境的变化等知识,以及单元知识结构、专题探究知识结构和理论知识等,应该要求学生最大频次、最多形式(例如听、读、写)地与其“亲密接触”,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一道理。第三,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理性过程而加以反思和批判;而缄默知识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