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ID:4443126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缄默知识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何如涛1问题的提出1958年,英国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人们所说的知识是用书ifii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等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很难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就称为缄默知识。简单地说,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就是缄默知识。“眼前有景道不得”,“心中有识说不出”,就是缄默知识的牛动注脚。中国道家的名言“道对道,非常道”,说的也有这种缄默知识的成分。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Z间其实存在着“连续性”

2、和“衔接性”。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可以起到一种基础、辅助和向导作丿U,也可能干扰和阻侷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脱节、教与学效率不高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与教育者头脑中的缄默教学观念和学生头脑中的缄默知识的干扰有关。内此,研究缄默知识及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缄默知识理论与化学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如教师的口身缄默知识、学牛

3、的缄默知识、具体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教授与学习行为的缄默知识等等。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对缄默知识没有注意或没有能够给予充分的注意,这样,各种各样的缄默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自发地产牛影响,那些对教学活动有关的缄默知识常常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対那些教学活动不利的缄默知识乂可能干扰和阻碍教学活动的进行。如何在教学屮使缄默知识充分的发挥作用呢?2.1教学过程应成为积累、发展缄默知识的过程缄默知识是整个知识总体中的基石,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垂视。学牛知识结构中的缄默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所获取的。目前有研究衣明学生获取缄默知识可能通过两个途径:一

4、是通过实践活动而获得;二是山于显性知识及其辩护理山的遗忘或记忆不全而形成。教学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应成为学生获取缄默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牛获取或发展缄默知识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如: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或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悟,也可以通过一些理性的思辩使学生获得直觉。不论学生获取缄默知识的途径如何,其过程应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溶解度”的概念时,笔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物质的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來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而对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中的“四大要素”

5、,则是学生要掌握的显性知识,而溶解度单位所隐含的统一标准应该是让学生要形成的缄默知识,它对理解溶解度和提高学牛的认识能力都非常至要。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牛回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组讨论发言,列举讨论后所得表示溶解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判断描述溶解性大小的方法,哪个更合适呢?得出溶解度的两个重要的条件因素:①固定温度;②饱和状态。接着要求学生自己看书找出溶解度的定义并划出其屮的要点,将其与我们得出的方法作比较,是不是与我们讨论得出的方法相吻合?笔者总结出溶解度概念应准确把握的“四耍素”,紧接着设计练习让学牛去感悟溶解度概念中的统一标准。练习:(l)20

6、°C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其意义是——o(2)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人100g水屮最多能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4°C吋,溶质N的饱和溶液120g中含N20g,所以4°C,溶质N的溶解度为20gC.一定温度卞,物质M的饱和溶液100g中含M物质30s,则物质M在该温度吋的溶解度为30gD.20°C,50g水中溶有溶质P20g,则物质P在20°C时的溶解度为40g再设计练习:(1)已知20°C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求20°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已知20°C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

7、6.5%求20°C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通过溶解度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Z间的相比计算,更进一步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学生讨论,提出解题思路,上黑板板演,学牛找错误,教师故后小结)。整个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比鮫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耍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的一个缄默知识,为后血学习、理解溶解度计算等显性知识奠定基础。2.2让缄默知识显性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研究者们认为,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并不是截然分裂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小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通过这个地带,显性知识可以转变成缄默知识,缄默知识也可转变成显性知识。

8、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牛活中缄默知识的关键—•步就是使它们“显性化”,从而才能够加以检验修正或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