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

ID:3779406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_第1页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_第2页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_第3页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_第4页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的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原则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罗显成邮编:442100邮箱:1415839745@qq.com《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知识的引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精心创设情境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提高教学效率重要策略。《新课标》理念要求:“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是

2、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感知数学,活跃思想,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应充分分析每个学生的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为层次不同的学生创设难度适当的情景,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课堂中教与学的合力。《新课标》还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

3、识数学知识”,创设情境要遵循以下原则。一、目地性原则: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如我在教学“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这节课中,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意义,并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认知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好不好?(同学们异常兴奋,跃跃欲试)下面注意老师的语言描述,把你想的最合适的数报出来,并说出你的理由,就算获胜,老师今

4、天和同学们玩的都是整数游戏)(1)、一个比10000多一些的数,同学们猜出了很多,有15400,12000,18900,19999等,这些数都符合条件,一个个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接着老师改变了一下上题的描述,变成了第二题(2)、一个比10000多一点点的数。有的同学猜是11000,有的同学猜是10300,10200,老师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引导说:“同学们再读读题,你认为哪个字词是提醒你的,再思考一下你就会猜对。”果然,许多学生经过思考后,再次举起自己的小手,都抢着说出了答案:“是10001”。同时对学生说:“同学们都很聪明,只是有时候要

5、想一想,思考一下再回答!下面请同学们再注意老师的语言描述”。(3)10001和19999分别接近那个整数?是等于还是约等于?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本节课通过教师多次情境的创设达到了与知识之间的衔接,学生在欢快中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和目的。二、趣味性原则:小学生对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都非常感兴趣。这些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必将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我在引导学生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后,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直线

6、可以向两端延长,射线只能向一端延长,因此,直线是射线的2倍,直线比射线长。”学生争论不休,一部分说对,一部分说错。老师在这时候说道:“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手势和语言描述,我在黑板上顺势画了一条射线,手一边慢慢的朝一边延长一边说,教室的墙你快闪开,我要延长这条射线,前面的高山、大海你们快快让开,我要延长这条射线,我也不吃饭也不睡觉,我要延长这条射线,一直延长到我老死,再让我儿子、孙子……继续延长。”同学们在我的语言描述和手势中,一个个会心的笑了,形成了共识:“射线和直线都无限长,无法比较。”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可能会终生不忘!三、现实性原则

7、: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当其再次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就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时,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让其中的两个手指慢慢张开,观察,两手指像角的什么?两手指之间的度数在逐步的怎样变化?两手指再慢慢靠拢,两手指之间的度数又在怎样变化?前后手指的长短变没有变?学生边做边思考,在动手,观察和思考中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现实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8、,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学生便能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从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四、开放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构建数学知识系统,注重实际应用,创设一个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