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游刃_与_凿_辨析

_游刃_与_凿_辨析

ID:37804672

大小:282.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1

_游刃_与_凿_辨析_第1页
_游刃_与_凿_辨析_第2页
_游刃_与_凿_辨析_第3页
_游刃_与_凿_辨析_第4页
_游刃_与_凿_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_游刃_与_凿_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FUDANJOURNAL(SocialSciences)No.62010中国哲学研究“游刃”与“凿”辨析刘康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摘要]“游刃”与“凿”是道家思想中一对意义相反的语素,特别是作为动词使用时,它们表征着人们在处事待物时不同的哲学态度。首先,“凿”以及与之相关的“规矩”、“准绳”等器物的出现,说明了人们思维理性、逻辑条理的形成确立和日益强化;但在庄子看来,理性逻辑所起的作用并非万能,这种知识理性如果发

2、展到逻辑过度、理性至上的地步,势必会“凿破浑沌”、“遗其玄珠”。由此,庄子用“庖丁解牛”的寓言,以轻细灵巧的“游刃”隐喻工具、对象、认知等诸要素的转变,劝导人们在处事待物时要改变逻辑理性至上的观念,做到与物委蛇、以物为枢、乘物顺势、随缘葆真,内心谦虚、行为谨慎、不彰显自我,最终达到与天同形、与道同貌的化境。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庄子褒“游刃”而贬“凿”并不是要抛弃毁绝“凿”,而是希望限制知识理性的负面作用,从而更好地将“游刃”与“凿”、直觉与理性相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关键词]道家游刃凿理性直觉(一)游刃的“刃”,通常是指一种锋利的刀,所以有时候我们将用刀杀坏

3、人,说成是“手刃奸贼”。而“游刃”则是指这种用铁或用钢制成的薄薄①②的器具(刀)的一种工作状态。同样,锯、斧、刨、锤、凿的“凿”也是指一种铁制的器具。按《天工开物·锤锻》记载:“凡凿,熟铁锻成,嵌钢于口,其本空圆,以受木柄。斧从柄催,入木透明,其末(开口)粗者阔寸许,细者三分而止。需圆眼者,则制成剜凿为之。”又因为此处的“凿”既是名词(“凿”这器具),又是动词,所以“凿”又指这种器具的工作状态。③(二)“凿”与“游刃”又分别出现在《庄子》一书中的《养生主》和《应帝王》及《老子·十一章》。如“游刃”,《庄子·养生主》中的“为文惠君解牛”的庖丁说:“今臣之刀十九

4、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磨刀石)。彼(牛)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又如“凿”,《老子·十一章》说:“凿户牖以为室。”《庄子·应帝王》也说:“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收稿日期]2010-04-19[作者简介]刘康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哲学语素论”(项目批准号:07BZX037)的阶段性成果。①庄子称此为“无厚”。②《天工开物·锤锻》说:“凡铁兵,薄者为刀剑,背厚而面

5、薄者为斧斤。”这里的“斤”,指砍刀。③在《庄子·在宥》中又称之为“椎凿”。“椎”同“捶”、“槌”。5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捶)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在这里,同样是器具(刀与凿),同样是器具的工作状态(游刃与凿),在庄子那里的取舍和好恶是明显的,从上述引文可见庄子是褒“游刃”、贬“(捶)凿”的。尤其是融名词和动词于一身的“凿”,在庄子那里是被作为负面的字眼来使用的。如《庄子·在宥》说:“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庄子·应帝王》又说:“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

6、使蚊负山也。”那么,原本相同的器具、相同的工作状态(游刃与凿),为何会在庄子那里有如此大的反差呢?为何会贬“凿”、褒“游刃”呢?(三)这还得从“凿”说起。众所周知,任何人造工具(包括刀与凿)的出现都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如同刀斧刨锯锤一样,铁制“凿”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如果说过去还是用手埏埴制成圆型的陶器,①那么现在则可以用“凿”这类的金属器具将木制成方型的桌凳、门窗乃至复杂的桔槔。②在这里,用工具来代替手是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必然,而“朴(木)散为器”则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光有这些“凿”(刀)之类的金属

7、器具还不足以制造出合格的桌与凳、门窗与桔槔,它还需要“规矩”和“准绳”。③只有这样,才能制造出合格的桌与凳、门窗与桔槔。设想如无规矩,奚仲何以定方圆?如无准绳,鲁班何以定曲直?所以孔子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的“器”,是既包括像“凿”这样的金属器具,又包括“规矩”、“准绳”这样的“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规矩”、“准绳”是始终伴随着“凿”这些金属器具的,二者不离不弃,不可分离。也正是有了这“规矩”和“准绳”,由它们和“凿”等金属器具的结合,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器物(桌凳、门窗和桔槔),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8、和变化。那就是在“凿木为器”(凿在庄子时期被泛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