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ID:3780595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1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2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3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4页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落实新一轮课改要求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一名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认为:我们工作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工作核心应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不断向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迈进。新课程

2、需要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更加注重实效、实用、关注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探索中,实践中遇到了新问题,理性的思考后,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有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理解。一、创设有效情境,体验数学“生活”之味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不能一味追求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漂亮的动画。而应更多的利用新教材本身,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

3、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同学们带来了布娃娃、机器人、苹果、小汽车、奥特曼、梨子……等许多自己喜欢的物体。)教师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生2:摆整齐。生3: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4、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内容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

5、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出发,设计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二、通过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这个阶段,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如20以内的进

6、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案例:9加2的进位加法,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十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

7、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要做到有条有理。三、和谐的师生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感情的融洽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之间应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达到了相互依赖和依存的境界。而不是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而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稍有背离教师的思路和想法,教师

8、就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