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ID:37816512

大小:1.21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3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_第1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_第2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_第3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_第4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标准·方案·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O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摘要:本文介绍新版(2010版)糖尿病防治指南。关键词:糖尿病;2型;流行病学;诊断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185(2012)04—0001—15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2.04.001(接2012年第2期)高血糖的药物治疗一、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二肽基肽酶一Ⅵ(DPP—V

2、I)抑制剂)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Ⅸ一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二肽基肽酶一Ⅵ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GLP一1)的分解而增加胰高血糖素样肽-1,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双胍类药物主要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仅一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B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水平变化不大。因此,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物的联合治疗。糖尿病

3、的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在上述措施不能使血糖达标时,应及时采用包括口服药物在内的治疗。二、二甲双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的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2%,并可使体重下降。一项试验证实,二甲双胍还可减少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的发生。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但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

4、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进行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三、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临床试验显示,磺脲类药物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2%,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控制

5、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推荐用药。目前在我国上市的磺脲类药物主要为格列苯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磺脲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有肾功能轻度不全的患者,宜选择格列喹酮。患者依从性差时,建议服用磺脲类药物1次/d。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4)万方数据酮。临床试验显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单

6、独使用时不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在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使用还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对有心衰(纽约心功能不全分级>Ⅱ级)的患者,有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的患者,以及有严重骨质疏松和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本类药物。由于罗格列酮的安全性尚存在争议,其使用在我国受到了较严格的限制。对于未使用过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在无法使用其他降糖药或使用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

7、。对于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权衡用药利弊后,方可继续用药。五、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我国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本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具有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3%~1.5%。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格列奈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低、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六、仪一糖苷酶抑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