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

ID:37822834

大小:5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31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_第1页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_第2页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_第3页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_第4页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1.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1.3工作原则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1.4适用范围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1.5事件分级明确应急预案中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指标。1.6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以及与外部其他预案的关系。需要编写综合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该说明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基本情

2、况2.1单位概况1、企业(或事业)单位名称、法人、企业代码、详细地址、邮政编码。2、企业经济性质隶属关系及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正常上班人数、往来人数(原料供应商及客户)等。3、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地理位置(经纬度)、详细位置图、所处地形地貌、厂址的特殊状况(如上坡地、河流的岸边)。2.2周边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2.2.1周边环境概况一、自然环境概况企业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质、地貌、地震烈度、气候(风向、风速等)、水文、水系、土壤、植被、降雨量及暴雨期等资料。二、社会环境概况企业(或事业)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企业(或事业)单位物料运输(进厂和出厂)依托的公路、铁路、水域、管道等

3、情况。2.2.2环境保护目标企业(或事业)单位周边区域5公里范围内大气、水环境保护目标的规模、联系方式、人数、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距离和方位图等相关资料。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的环境标准,接纳地表水执行的环境标准,区域地下水(或海水)执行的环境标准。第三章环境风险评价3.1风险识别3.1.1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主、副产品及中间产品的产生量、消耗量等,并列出危险物质的明细表等;排放污染物的名称、日排放量,污染治理设施去除量及处理后废物产生量,污染治理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设备、构筑物说明,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等。3.1.2环境风险物质特性分析明确环境

4、污染事故产生污染物相关环境安全标准、限值、最高允许浓度。应包括GB3095、GB3838、GB/T14848、GB5749、GB16297、GB8978、GB14554、GBZ1、GBZ2及相关标准中的规定。3.2环境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波及范围及严重程度。3.3风险能力评估3.3.1风险防范措施针对危险源数量和性质,确定应具备的风险防范措施,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比对分析,对其对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3.3.2应急队伍建设内部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包括环境应急、抢修、现场救护、医疗、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通讯、供

5、应、运输、后勤等各种专业人员。3.3.3应急保障制度各种保障制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防止非正常性排放措施、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设备仪器检查与日常维护制度、培训制度、演习制度、安全运输卡制度等)。3.3.4外部资源及能力明确外部资源及能力,包括地方政府预案对企业(或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的要求、该地区环境应急指挥系统的状况、环境应急监测仪器及能力、专家咨询系统、企业(或事业)单位互助的方式等内容。第四章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4.1领导机构及职责4.1.1应急领导小组说明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机构、组织成员及职责。4.1.2现场指挥机构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明确其职责。4.2工作机构及

6、职责明确应急职能小组的构成及具体职责。4.3地方机构及职责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一般企业不具备自己组织应急救援的能力(比如监测等),需要依托周边企业及相关政府机构,所以应该简述周边可以依托的机构及其联系通讯录。4.4环境应急专家组应急专家可以依托地方政府应急专家库成员,但至少应该列入三位本企业在职职工作为应急处置专家组成员。第五章预防与预警5.1信息监控明确应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点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明确本企业事业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预防措施。5.2预防和预测说明具体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明确要根据监测监控信息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

7、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5.3预警5.3.1预警分级与预警发布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5.3.2预警措施说明进入预警状态后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5.3.3预警级别的调整和预警解除说明预警解除条件和解除程序。第六章应急处置6.1分级响应6.1.1分级响应机制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响应机制。6.1.2分级响应的启动明确不同级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启动条件和启动部门。6.2信息报送6.2.1信息报告的时限和程序明确突发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