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ID:37825826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1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_第1页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_第2页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_第3页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_第4页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洪预案编制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防洪预案编制要点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一、总   则1.1   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关于制定防御洪水方案的规定,提出防洪预案编制要点。   1.2   防洪预案即防御江河洪水灾害、山地灾害(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台风暴潮灾害、冰凌洪水灾害以及突发性洪水灾害等方案的统称,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1.3   防洪预案编制依据的法规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

2、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条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等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和政策。   1.3.2 流域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   1.3.3 上级和同级人大,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以及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防洪预案。   1.3.4 国家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   1.4   编制防洪预案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1.5   编制防洪预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

3、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1.5.l 自治区、市县(区)的主席、市长、县长、区长对所辖区的防洪预案实施负总责。   1.5.2 与防汛有关的各部门既要做好本部门防汛工作,又要按照《防汛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各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防洪预案规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   1.6   防洪预案应密切结合防洪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因地制宜进行编制,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1.7   防洪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范围和审批权限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

4、十一条的规定,有防汛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企业都应编制防洪预案。   2.2   防洪预案的内容应包括:原则要求,基础资料,防御方案,实施措施等四部分。各地编制防洪预案时,可根据当地主要灾害类型,编制一种或几种防洪预案。 2.3   防洪预案的编制范围和审批权限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重要河段的防御洪水调度方案,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它江河的防洪预案,其所辖河段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经所在流域机构审查协调,必要时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准。跨地、县、市的江河防洪预案

5、,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或其授权的单位组织制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   企业、部门、单位的防洪预案,在征得其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2.4   防洪预案编制后,应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在汛期之前完成上报和审批。三、基础资料3.1   区域概况   流域或区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特征,河流、湖泊、洼地情况等;防洪区和灾害威胁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人口、城镇、工业、农业、固定资产、产值、利税、文物、交通干线和军事设施等情况;堤防(海塘)、水库、蓄滞洪区、涵闸、水

6、电站、机电泵站等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3.2   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规划、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   3.3   洪水特性和防洪标准   3.3.1 历史大洪水情况   洪水特性、淹没范围、灾害损失、成灾原因等。   3.3.2 洪水类型及洪水特性分析   分析对防洪不利的各种类型洪水及其特征。   3.3.3 各典型年不同频率设计洪水特征分析   提出洪峰水位、流量、洪量、历时等特征值。   3.4   分析确定现有防洪标准,包括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防洪工程的防洪标准等。   3.5   根据现有防洪标准、防洪能力和历史淹没情况,绘制可能成灾的灾害范

7、围图,并进行风险分析。四、防御洪水方案的编制内容 4.1   确定重点防护对象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重点防护对象,主要是城市和人口密集的乡镇,重要工矿企业,重要交通干线,重要设施等,要列出名称、位置、高程、人口、产值、利税、现有防洪标准等。   4.2   防御设防标准以内洪水方案   4.2.1 根据各级典型洪水的频率、洪峰、洪量和洪水过程,结合现有防洪工程标准、防洪能力及调度原则,确定河道、堤防、水库、蓄滞洪区和湖泊的调度运用方案。按照“蓄泄兼施,以泄为主”的原则,合理安排洪水的蓄滞和排泄。   4.2.2 按照防洪调度规则、操作规程和泄水建筑物的

8、运用程序,结合上下游河道、蓄滞洪区和湖泊的洪水调度方案,制定水库各级洪水的优化调度(包括梯级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