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ID:37830706

大小:53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01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命题单位:克东一中命题人:杨显良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三公九卿制2、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

2、识判断下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发生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是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设六部

3、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常用做法。宋代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是A.三司使B.节度使C.通判D.转运使6.史学界对雍正帝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有作为的君主,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无论怎样评价,他设置的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之所以说它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图一雍正帝图二军机处内景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

4、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7、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B.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8.“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指出古代雅典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

5、主B.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C.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D.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9.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10.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近代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研究时,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他们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下议院,进行重新选举B.法国总统可以经众议院同意解散参

6、议院C.美国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国会决议D.不经德国皇帝批准,德国议会通过的所有决议都不能生效11.2011年6月23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宣称总统“令人不安、胆小懦弱”,结果被奥巴马解职。你认为总统的做法A.符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违反了权力制衡的原则C.违背了宪法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12.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

7、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13.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民报苏维埃政府分田证明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14.下图截取的图片为六集电视文献片《辛亥革命》第一集的某一画面。其中提到的该陈列馆中的条约搭配有误的是A.增开天津为商埠——《辛丑条约》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