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ID:37834787

大小:92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01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枣庄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第Ⅰ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只答在试卷上无效。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l中,甲、乙示意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

2、确的是A.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是135°W、15°SB.该日,Q地夜长小于P地C.Q地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D.该日,杭州的昼长为14小时2.图2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城市建成区范围。根据图示信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岛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B.该岛西岸降水多于东岸C.1973年该岛城市沿河分布D.城市化对该岛地形影响最大图3中,左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某水库正常水位轮廓线(海拔101:6m),虚线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水位轮廓线(海拔102.2m‐);右图示意该水库南北两侧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轮廓形状可

3、推断该地地形平坦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指示地形陡峭C.水库大坝坝顶高度可能为102.2mD.水区面积最大时,当地农民正种植冬小麦4.造成库区年降水量比南北两侧地区偏少的主要原因是A.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B.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对流运动较弱C.准静止锋的影响时间较短D.地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人体舒适度指数是表示一般人群对外界气象环境感受到的舒适程度指数,其等级共9级,5级表示最舒适,数字大表示偏热,数字小到表示偏冷。读哈尔滨、北京、武汉、户州、三亚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变化趋势统计图(图4),回答5—6题。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B.哈尔滨北京、武汉、

4、广州C.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D.武汉、北京、哈尔滨、广州6.在五个城市中,三亚最舒适天数最少。其主要影晌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表地势图5是我国不同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回答7—8题。7.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布从较为分散到显著集中的产业是A.电子制造业B.服装制造业C.食品加工业D.黑色金属冶炼业8.该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A.北煤南运B.南水北调C.西气东输D.人口迁移9.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

5、“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的最佳解释是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主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10..《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11.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B.

6、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12.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C.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13.20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都很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予1904年、1912年、1936年、1956年。颁布于1904年的是A.“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

7、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宣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14.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