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

ID:37842973

大小:1.71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01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_第1页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_第2页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_第3页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_第4页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研究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12杨华,朱永禄(1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重庆4000472重庆市合川文物管理所,重庆401520)摘要:宜昌至宜都段长江河床地质结构复杂,河槽、平缓河床、缓坡、河漫滩、江心洲无所不有。大约从距今1万年以来,人类开始在长江两岸定居,由于长江洪水历年来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威胁,迫使两岸的居民们不断向后坡、后岗移居。本文从地质、地理、水文、生态环境、历史文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等方面综合对此段河床沧桑变迁历史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为党和人民政府在治理长江时提供翔实的资料依据。关键词:远古时期;宜昌;宜都;长江河床;变迁中图分类号:TV14

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332(2010)02—0038—10长江西陵峡出口处的宜昌南津关,在地理学上,人类在这一地带生存、活动的悠久历史。根据分布依据长江流域以及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在江边的这些古人类居住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我以此为界,将南津关以西划为长江上游,南津关以们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自8500多年以来长江河床的东划为长江中游。由南津关向西至四川宜宾的长江万年沧桑。分布在长江两岸的远古时期人类居住遗段,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川江,而川江的东段则址因受长江河水的冲刷,绝大多数都遭到了严重破是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峡谷内千岗壁立、群峰坏,其数千年前的原始地貌发生了巨大变

3、化。从调竞秀,其江面狭窄,河谷呈“V”型,水流湍急,最查和考古发掘的材料获知,长江河床大体经历了由大流速每秒可达7米左右,年平均流量为4570亿立深变浅,由窄变宽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江方米,水力资源十分丰富。边第一级台地的河坎长年遭受江水的侵蚀,致使不西陵峡出口处往东,为丘陵、平原地带,江面少遗迹地段(如红花套遗址处至宜都城关)形成了渐宽。宜昌至宜都河段,地处长江中游之上部,这宽阔的河漫滩,每至枯水季节,这些河漫滩之宽(由一河段河床变化无常,地质结构复杂。在此河段,现今河坎至长江)往往可达数百米。有深切的河槽、平缓的河床、厚达数十米的砾石堆那么,在这上自宜昌南津关(西陵峡口处)下积和数

4、米厚的沉积层堆积,还有两岸冲激而成的缓至宜都城关全长100余公里的江段上,远古时期的坡、河漫滩和江心突起的沙滩。长江河床、河道究竟是怎样的情景呢?尤其进入有据考古与发现资料,在此段长江两岸(主要是载历史时期以后,此河段的河床、河道、江心洲又右岸)的第一阶段地面上,至少在距今8500多年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其河床之渐宽、洪水侵蚀两前,远古人类就开始在这一地带繁衍生息,同大自岸、自然地理环境遭破坏、人类生存受威胁以及人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并在长江古文明的建设中们又采取了哪些方法来治理长江、建设长江等等,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考古学发现了这些分本文将就上述问题来展开讨论。布在长江边的古文化

5、遗迹,这些考古发现也印证了————————————收稿日期:2010—01—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批准号:08XKG001)作者简介:杨华(1955—),男,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主要从事先秦考古研究;朱永禄(1985—),男,重庆市合川文物管理所,助理馆员,主要从事三峡考古文化研究。38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河道并非是现在的河道。距今约50多万年前,此一、远古时期西陵峡口至宜都河段的河段河道在现今长江的北侧。据对相关沉积层和阶地床地貌的分析,在早更新世末期至中更新世初期,由于鄂西山地逐渐抬高,古长江在加剧下切和溯源侵蚀贯远古时期,西陵峡内的河床、河

6、道在较长的时通三峡的同时,一些侵蚀下来的物质被水流搬运到段内变化不大,其江面宽250—300米,河谷呈“V”峡口处大量堆积,此现象在宜昌市东南猇亭区一带型,两岸峡谷坡均由高约几十米的陡崖组成。长江表现得最明显,在猇亭区虎牙滩以上,有一巨大的出南津关后往东南,即进入低山丘陵地带,河谷开出口为扇形的堆积体,该扇形体在长江北侧的云池阔,江面宽猛增至800—2000米。近现代(未建葛组砾石层厚度接近100米,由此再往下游呈减薄趋洲坝工程以前)长江在葛洲坝一带形成大江、二江势。这个砾石堆积一直向东南延伸到长江南岸的湖和三江地理特征,大江与二江之间有江心洲“葛洲①南洞庭湖区。在这个巨大的扇形堆积砾石体上

7、覆盖坝”,二江与三江之间有江心洲“黄草坝”和“西坝”。有风化的网红土,据对网红土样品的古地磁测试结洪水季节,坝与坝之间被江水隔阻。宜昌市城区宝果在布容正极性世期(据今73万年)以内,其底部塔河南侧(长江南侧)长江中的胭脂坝(见图一),与云池组砾石层交界的底层界附近样品热发光测年②结果,年代为距今55.3万年±6.63万年。据各种测试年代数据获知,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左右,抑或至少在距今55万年以前,古长江在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