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浅谈沟通秘诀

8-浅谈沟通秘诀

ID:37844140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01

8-浅谈沟通秘诀_第1页
8-浅谈沟通秘诀_第2页
8-浅谈沟通秘诀_第3页
8-浅谈沟通秘诀_第4页
8-浅谈沟通秘诀_第5页
资源描述:

《8-浅谈沟通秘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家长与孩子心灵沟通的秘诀杭州市九堡中学金水凤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身体健康状况还要重要。若有人心里存在很大问题,而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即使体格再健壮,将来也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因此,要培养孩子们健康心理,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就要教会孩子沟通。要使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顺利,必须要讲究沟通的方法。好的沟通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词:沟通、秘诀、心灵我们都知道,家长与孩子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如果家长不注意方式方法,无意中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破坏与家长间的感情,孩子与家

2、长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家长无论怎样的良苦用心,孩子也不会接受了,并从内心深处对家长产生很大的抵触感。下面我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身份来谈谈如何与孩子沟通。在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通过观察、以及平时与老师交谈,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时,学生却毫无兴趣,教师常常面对的是学生的抗拒、低度的学习动机、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甚至直接地反对。相当一部分师生因为双方沟通不畅,长时间在互相埋怨,互相不信任,在这过程中,学生对自己也充满了失败感,对学习失去信心。长期处于这样的心态中,有不少学生被老师论为“差生”,这

3、是多么可悲的事实。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因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渴望摆脱束缚,既不愿主动向家长吐露心思,又埋怨家长不理解自己,当遇到困难时又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帮助。而家长和孩子之间又缺乏沟通,很多父母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很少有家长能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很多家长只会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根本不知道孩子精神上需要什么。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他要什么,我给他什么。事实上,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质上的需求,而是精神上的需求。能6满足孩子精神上需求,能真正走进孩子心灵的家长少之又少。一旦孩子在学校或家庭中出现不

4、愉快,就会使家长感到无助,孩子也出现迷恋上网、厌学、离校出走、早恋、缺乏自信等现象。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质量。作为一名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和父母常常不自觉地或习惯性地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命令、警告、训诫、讽刺等,往往导致孩子的反抗,或者变得顺从、依赖和沉默。这些沟通的后果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发掘孩子的潜力,帮助家长激发孩子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我们都

5、知道"环境造就人"这样一个毋容质疑的事实,我们每一个成人都相信它。但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是怎样的环境?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是否一贯理性地把握某些原则?比如平等、尊重、互相信任。是否对照教育的目的常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改进沟通的方式?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就可能无意识的伤害了一些孩子。要想与孩子很好的沟通,家长必须要有意识地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内容:第一:学会了解了解孩子是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孩子方能深刻理解孩子,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家长的本职。家长

6、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平时谈话中应问问孩子有什么新的打算,能不能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教师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教师还要主动向其他科目任课教师了解学生,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第二:面对现实要接受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现实。6要明确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孩子的某些过激行为不是病态的,而是正常的表现;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10岁到2

7、0岁,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从不具有生育能力发育到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已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这时的少男少女,往往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

8、动发现孩子的问题,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相处和关系。而不是不压制的方式。第三:爱心感化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我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案例。A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