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

ID:37847408

大小:1.2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_第1页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_第2页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_第3页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_第4页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根_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_卫平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ETROLEUMGEOLOGY石油地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分析*卫平生1张虎权1,2陈启林1张景廉1(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省兰州市730020;2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成都市610500)摘要:通过对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的中生代地层、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烃源岩、储层、油气成藏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深部地壳构造等的研究,表明两盆地的区域地质及石油地质特征具有相似性。但二连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比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要好得多。提出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的下

2、一步勘探方向:在东部,以岩性、地层、古潜山(火山岩或花岗岩)油藏为主;在西部,以侏罗系、下白垩统及古潜山(前中生界花岗岩)油藏为主。关键词:石油地质特征;比较研究;岩性地层油藏;古潜山;远景评价;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二连盆地中图分类号:TE111文献标识码:A随着油气勘探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学者从不同地共完成二维地震11136.3km,1:20万重力普查,面角度讨论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以下简称银—额盆积为3.3×104km2,12068个物理点,查干凹陷化探剖地)(或其中的凹陷)的油气勘探方向及远景评价[

3、1~11]。2面有39条,面积为1500km,大地电磁测深剖面3条,银—额盆地仅以狼山为界与二连盆地为邻,两者705km,并对前述10口探井做了单井评价。在这些工同处于内蒙地槽褶皱带。1981年9月,二连盆地阿尔作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和地质综合评善构造阿2井巴下组玄武岩层首获日产30.5m3的工业价研究,对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地质规律及油气勘探前油流,从而揭开了二连盆地油气勘探历史的新的一页。景有了较明确的认识。目前,二连盆地已在阿南等8个凹陷获工业油流,其中二连盆地20多年的勘探实践,尤其是近年来

4、在乌4个凹陷已开发,最高石油年产量曾达125×104t(1995里雅斯太及吉尔嘎朗图坡折带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突破,年),到2001年底,累计产油量达1300×104t,探明石迎来了石油储量增长的又一高峰期[12~15],这对构造圈油地质储量2×108t。而银—额盆地钻探的10口探井闭欠发育的银—额盆地勘探有借鉴意义。中,仅在1口井中获工业油流,2口井中获低产油流。银银—额盆地与二连盆地类比评价见表1,以下分别—额盆地能否有二连盆地的辉煌,能否成为一个新的石进行讨论。油工业基地,这是石油地质学家、勘探家十分关注的

5、。1盆地的规模与结构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由西北侏罗系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和银—额盆地勘探项目经理部对银—额盆银—额盆地成油以凹陷为单元,凹陷面积最小为*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油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中国北方侏罗系”所属课题“河西走廊—银根诸盆地综合评价及勘探目标选择”(970207-34(2))。第一作者简介:卫平生,男,高级工程师,博士,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与管理工作。收稿日期:2005-11-1833No.12007ChinaPetrole

6、umExploration石油地质PETROLEUMGEOLOGY表1银—额盆地与二连盆地类比评价Table1AnalogyevaluationbetweenYingen-EjinaqiBasinandErlianBasin720km2(巴北凹陷),最大为8840km2(达古凹陷),一般为1000~2000km2。表2银—额盆地与二连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对比表二连盆地成油也以凹陷为单元,凹陷面积最小为Table2CorrelationofJurassicandCretaceousofYingen-200km2,

7、最大为15000km2,一般也在1000~2000km2EjinaqiBasinandErlianBasin之内。两个盆地的规模及其中结构十分相似。两盆地均是在内蒙—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生代分散的凹陷盆地群。凹陷结构主要为单断式的箕状断陷和双断式凹陷。2盆地的地层对比银—额盆地与二连盆地中生代地层对比见表2,由于均缺失三叠系,所以表2中仅列出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对比。白垩系是两盆地的主要目的层,分布广泛。银—额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第1期34卫平生等: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石油地质特征比较

8、分析盆地新组建银根组1,它与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可对比。则相对较弱;早白垩世火山岩在银—额盆地中主要集银—额盆地东部缺失侏罗系。中于早白垩世晚期,而在二连盆地,则主要集中于早白二连盆地侏罗系分布也很不均匀。据钻井资料,井垩世早—中期。下侏罗系分布在盆地东部的乌里雅斯太、阿拉坦合力、(4)火山喷发类型,二连盆地以中心式为主,银—巴音都兰、阿北、阿南等凹陷及盆地西部的呼格奇日额盆地则以中心式—裂隙式溢流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