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

ID:43619879

大小:9.73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10-11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_第1页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_第2页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_第3页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_第4页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简介准噶尔盆地一、盆地概况二、勘探历史三、构造演化四、地温场特征五、生储盖组合六、油气分布特征七、油气藏类型八、油气成藏模式九、典型油气藏提纲一、盆地概况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新疆境内三大盆地之一。四周为褶皱山系所环绕,西北为西准噶尔山,东北为阿尔泰山,南面为北天山山脉,呈现出一个三角形封闭式的内陆盆地。面积13万平方千米。沉积岩最大厚度14000米,是一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含油气盆地。盆地由外向里地形的总特征是南面的天山、东北的阿尔泰山为雪岭高山,西北的玛依里—

2、扎依尔山系为中、低山地;盆地边缘为海拔600~1000米的丘陵与平原区过渡带;盆地内一般海拔在500米左右,略显东南高、西北低,以玛纳斯湖—艾比湖为地表河流的汇流中心;盆地腹部为面积约4.8万平方千米的库尔班通古特沙漠覆盖区。一、盆地概况479.1m库尔班通古特沙漠覆盖区270m189m,盆地最低点北部平原一、盆地概况————地层据: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院(2005)准噶尔盆地地层表一、盆地概况二、勘探历史三、构造演化四、地温场特征五、生储盖组合六、油气分布特征七、油气藏类型八、油气成藏模式九、典型油

3、气藏提纲二、勘探历史(一)油气资源量引自:中国矿业网(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2009.10总资源当量:78.75亿吨;石油:69.35亿吨;天然气:约12300亿m3。石油探明率:21.8%;天然气探明率:<10%。二、勘探历史(一)油气资源量油砂克拉玛依-乌尔禾地区的地面油砂分布广泛,用容积法计算地表油砂的地质储量为2.506×108t。沥青乌尔禾风城沥青脉产于下白垩统吐谷鲁组中下部地层裂缝中,地质储量约15.8×104t,折算为494×104t油当量。二、勘探历史(二)

4、勘探历史简况1950年前勘探简况:主要体现在1936年发现的独山子油田和中外地质学家对准噶尔盆地的零星的石油地质考察工作;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时期(1950~1954年):主要集中力量勘探开发独山子油田,并对西北缘地区进行了初步勘探,应用了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勘探;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及扩大(1955~1977年):1955年10月29号,克拉玛依第一口探井出油,标志着新疆石油工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2年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克拉玛依油田经历了极盛—调整—再发展的勘探过程;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全面展开阶段(198

5、0~至今):从1980年开始,勘探重心由南疆转为北疆,在西北缘的勘探取得了重要成果,明确了生储盖组合特征和构造演化特征,划分出了盆地8个一级构造单元,相继发现了火烧山油田、北三台油田、三台油气田、石西、石南油田等油气田。一、盆地概况二、勘探历史三、构造演化四、地温场特征五、生储盖组合六、油气分布特征七、油气藏类型八、油气成藏模式九、典型油气藏提纲三、构造演化(一)、基底和前盆地阶段(元古代至早泥盆世)此阶段的准噶尔盆地基底主要由前寒武纪的结晶岩组成。基底之上,有较为连续的早、中古生代的沉积层,自泥盆纪

6、开始被浅海所覆盖,但相对周围地槽带仍是较高的。(二)、盆地形成过程(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引自:赖世新,黄凯,陈景亮等(1999))海西运动早期: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间距离缩短碰撞—地槽封闭—东北边缘形成;准噶尔板块的西北缘与以西的地块碰撞—盆地西北缘。海西运动晚期:天山地槽未关闭,有浅海沉积;在博格达槽地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分布,属断陷沉积;早二叠世末,天山地槽封闭—博格达成山—准噶尔南部边缘形成,从此,进入盆地演化时期。三、构造演化(三)、盆地演化阶段(早二叠世至第四纪)对于准噶尔盆地的构

7、造演化一直以来是一个存在争议的焦点,争论的问题主要是:(1)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2)晚二叠世—古近纪盆地的性质?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科院地学部将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即早二叠世断陷,晚二叠世拗陷,三叠纪—第三纪断拗和第四纪上升阶段。吴庆福认为二叠纪为裂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拗陷,新第三纪以后为收缩上隆阶段。赵白的划分是二叠纪为断陷、拗陷阶段,三叠纪为断拗阶段,侏罗纪—老第三纪为拗陷阶段,新第三纪以后为萎缩上隆阶段。尤绮妹的划分为石炭纪—三叠纪为裂谷阶段,侏罗纪

8、为中央隆升阶段,白垩纪以后为山前拗陷阶段。此外,肖序、杨文孝等学者也关于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三、构造演化蔡忠贤、陈发景(2000)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早期(P)为裂陷盆地,中期(T—E)为克拉通盆地,晚期(N—Q)为压陷盆地。二叠纪裂陷盆地阶段:早二叠纪裂谷阶段:(1)伸展断陷大多呈南断北超分隔性较强的不对称箕状凹陷;东部则为北断南超的反向断陷;(2)南北断陷充填沉积体系不同;南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