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

ID:37886886

大小:7.48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6-02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_第1页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_第2页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_第3页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_第4页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第一节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第二节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第三节植物固沙技术措施第四节沙结皮固沙第五节风沙区防护林体系第六节沙地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第七节沙地造林方法及樟子松造林技术第八节沙地造林密度、混交与配置第九节我国风沙区固沙造林(防护林)树种选择第十节水蚀荒漠化地区植被建设技术第十一节盐渍荒漠化土地的植被建设技术第一节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中国防沙治沙工程十年规划要求全国封育治沙面积达266.7万hm2,占治沙面积的40%。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保护措施,建立保护组织,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半干旱风沙地区,封

2、育措施在几年内可使流沙地达到固定、半固定状态。我国东北沙区和西北干旱区重点植被的封育措施:*沙地樟子松封育该地樟子松林的迅速恢复,反映了森林、草原之间的变化规律:樟子松林草原滥砍滥泛滥牧封禁保护*梭梭林的封育梭梭是亚洲荒漠区分布最广泛的植被类型,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改善小气候环境的生态效益。*干旱区绿洲边缘天然植被封育我国在营造林带林网的同时,绿洲边缘封沙育草,保护天然植被成为绿洲防护体系,形成固沙植物带。第二节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恢复植被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对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一、飞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3、流沙地飞播植物种选择因流动沙丘迎风坡有剧烈风蚀,背风坡有严重沙埋,故要求飞播植物种子易发芽、生长快、根系扎的深。*沙地飞播种子的发芽条件及种子处理飞播在沙表的种子能否顺利发芽与地表性质、粗糙度、小气候及种子大小、形状等许多因素有关。*飞播期选择适宜的飞播期要保证种子发芽所必须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和苗木生长足够的生长期,还要考虑种子发芽后能避开害虫活动盛期。*飞播量的确定N=ng/(5×105×P1×P2×P3×P4)式中N—公顷播量(㎏/h㎡)n—667x(x为每平方米面积计划有苗数)g—种子千粒重(g)P1—种子纯度(用小数表示)P2—种子发芽率(用小数表示)P3

4、—种子受鼠鸟虫害后保存率(小数表示,经验值)P4—苗木当年保存率(小数表示,经验值)*飞播区立地条件选择*兔鼠虫病害的防治*飞播区的封禁管护二、飞播作业*播前准备工作*航向与作业方式航向应与主风向一致。作业方式为单程式、复程式、交叉式。*航高与播幅*播后调查用路线(航带中央)调查方法,飞播当年在发芽后和生长季结束后各调查1次,调查路线上每隔5m(背风坡6m)设1㎡样方。第三节植物固沙技术措施一、直接固沙*播种方式分条播、穴播、散播3种。*播种深度一般根据种子大小而定,播小粒种子,覆土1~2cm;播大粒种子应覆土3~5cm。*播种量散播用种最多,穴播用种最少,条播

5、用种居中。*苗木质量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必须选用健壮苗木。*苗木保护*苗木定植一般用穴植,穴直径不小于40cm,穴深大于40cm。*植苗季节*树种选择栽植固沙成功的树种有沙蒿、紫穗槐、花棒、杨柴。二、植苗固沙三、扦插造林固沙优点:方法简单,便于推广;生长迅速,固沙作用大;就地取条、干,不必培育苗木。*选插条(穗)*插条(穗)处理*造林季节和方法一般在春秋两季扦插,多用倒坑栽植,插深多与地面平。沙柳扦插固沙;黄柳、杨柴网格活沙障固沙。第四节沙结皮固沙流沙表面这种藻类形成的沙结皮最早由Varming和Groebner指出。土壤藻类的生态作用,在于它是植物演替最初阶

6、段的先锋植物,强调它有助于土壤的形成。人工沙结皮培养技术:(1)用0.01mm细土1kg/m2;(2)1kg细土加10g沙蒿粉;(3)不加措施的沙丘作对照。将上述(1)、(2)中的物质撒于沙表使之与表面1cm的沙粒混合均匀,经6~8m/s风速吹杨及1mm降雨湿润又蒸发后,除对照外,上述处理的沙面均出现结皮。第五节风沙区防护林体系一、干旱区绿洲防护体系封育灌草固沙沉沙带防风阻沙带式中L—安全距离(m)h—沙丘高度(m)k—苗高(m)s—苗木年生长量(m)v—沙丘年前进距离(m)c—沙埋苗木高1/2处的水平距离(m),据生长快慢取0.4或0.8。绿洲内部农田林网h—

7、ksL=(v—c)二、沙地农田防护林沙区护田林任务是控制土壤风蚀,主带距大致为15~20H(H为成年树高),透风系数0.6~0.7;林带宽度有3~6行乔木,5~15m宽即可。半湿润地区主带距300m左右;半干旱地区主带距150~200m;旱作区主带距仅50m左右。草地荒漠化表现:☆地表形态的变化☆植被的变化☆地表机械组成和理化性质变化三、沙区牧场防护林护牧林营造技术营造护牧林时,草原造林必须整地。可带状、穴状整地,带宽1.2~1.5m,用2~4年大苗造林,3年保护。牧牧区其他林种纳入防护体系之内。牧场防护林体系的效益四、沙区铁路防护林*铁路沙害主要是风蚀路基,线

8、路积沙,腐蚀机械传动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