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ID:38663756

大小:119.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7

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_第1页
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_第2页
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03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被破坏、水土流水与荒漠化1.植被在生态系统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答:植被是全球或某一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的泛称。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动物或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多种有用物质材料。植被还是气候和无机环境条件的调节者,无机和有机营养的调节和储存者,空气和水源的净化者。植被在人类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又是重要的自然资源。2.植被破坏能带来哪些危害?答:植被破坏不仅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比如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自然灾害加剧,进而更进一步引起土壤荒漠化。土壤的荒漠

2、化又会加剧水土流失,以致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3.试述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造成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只把看作是生产木材和薪柴的场所,对森林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长期过量地采伐,使森林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其生长速度。其次,现代农业的有计划垦殖以及城市建设占用土地使部分森林永久性地变成农田或城市,这也造成森林面积的减少。4.试述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长期以来对草原资源采取自然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乱开滥垦,使草原破坏严重,以致造成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的面积日益扩大,生产力不断降低。此外,牧民还将将原本不适宜用于耕种的草

3、原转化为耕地,造成草场面积损失。5.什么是水土流失?答: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6.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是什么?答:根据水土流失的动力,一般情况下把水土流失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重力侵蚀这三种类型。水力侵蚀:一般情况下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会产生水力侵蚀。它

4、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的。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和现代引黄清淤堆砌的砂土形成的)。它的特点是由于风起扬沙,使土壤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漂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沟壑和陡坡。在陡坡和沟壑地带,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淘空,由于土壤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或成片的塌落。泥石流就是重力侵蚀的一种表现形式。7.如何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答: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

5、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才能奏效。8.什么是荒漠化?答: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造成荒漠化的原因,包含“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原因;二是荒漠化的范围,“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三是表现形式,“土地退化”。也就是说所谓荒漠化包括非沙漠环境向沙漠环境或类似沙漠环境的转移,也包括沙

6、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9.全球荒漠化的现状如何?答: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受到荒漠化的危害,约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受到直接影响,每年约有(5000-7000)×104km2的耕地被沙化,其中有2100×104km2完全丧失生产能力。荒漠化受害面涉及到世界各大陆,最为严重的是非洲大陆,其次是亚洲。10.我国的荒漠化现状如何?答: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按国际荒漠化公约中的规定计算,我国潜在荒漠化发生地区涉及18个省、直辖市,区域总面积达357.05×104km2,占全国总面积的37.2%,且以每年2300km2的速度在推进,近4亿人口受

7、到荒漠化的威胁。在荒漠化中,沙质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都十分严重,极大地限制了荒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1.形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荒漠化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干旱多风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致命的打击,农田因蒸发加快了盐类的蓄积,贫瘠的土地随着干旱进一步恶化。暴雨也能造成荒漠化,在植被贫乏和土壤脆弱的干旱地区,由于对降雨的抵抗能力弱,容易发生土壤的侵蚀。各类气候的异常破坏了脆弱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为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做了准备。(2)人为因素。人口的激增以及自然资源利用不当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