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课件2

《夜书所见》课件2

ID:37902282

大小:93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02

《夜书所见》课件2_第1页
《夜书所见》课件2_第2页
《夜书所见》课件2_第3页
《夜书所见》课件2_第4页
《夜书所见》课件2_第5页
资源描述:

《《夜书所见》课件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书所见学习目标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会读会写会用。体验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尝试背诵诗歌。同学们,我叫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我是江湖派诗人,我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很有风味;有的写田家生活片段,耐人寻味。我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诗歌学习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诗歌学习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①萧萧:风声。梧:梧

2、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词语解释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诗歌解说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创作背景写作手法评析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④传情达意,暗用典故。⑤虚实结合,以实映虚。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勾起思念家乡

3、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阅读思考作业1、收集有关思乡的古诗。2、收集其他描写思乡的故事。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