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ID:3790509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_第1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_第2页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近几年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中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提高认识,做好工作:一、学校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只有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了机构的各种职能,有了评价的标准,有了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方法,学生才能意识到在集体中的职责、才能学会去履行职责。班干部是班级的特殊个体,这些特殊个体的责任感强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个体的团结和谐。学校要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激起他们的高度自我责任感,进而带领全班同学为班级荣誉而奋斗。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岗

2、位责任制条例。使班干部成为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成为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班级在日常行规等各方面做到有专人负责,井然有序,使学生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加强了责任感的培养。二、教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职责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学校、家庭和社会给他们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如在责任感方面不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校内、家内“唯我独尊”的不在少数。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不知道谦让、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理解父母的

3、艰辛,也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不明白学习目的等等。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责任感的职责。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责任感培养方面,我认为“树人”就是在学生的心田“播种”:播种一颗火热的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形成对自己、对他人的负责;对集体、家庭、社会的负责,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认为责任感培养教育要经历三个过程:一是通过培养,使学生逐步知道通过自我纪律、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二是通过培养,使学生明白我要承担,我必须承

4、担,把所做的事内化为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把它当作包袱、约束;三是通过培养,使学生把责任转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行为。三、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目标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没有目标的人永远到不了终点,而那些有目标、有动力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目标管理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鼓励性,能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愿望感,引发学生的迫切感。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班级特点,制订班级目标、班风、口号、班级倡导、班级理念。这些目标的制定让学生们的一颗颗心聚在了一起,大家想集体所想,急集体所急,从而初步达到了在“

5、小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责任感的目的。班级在许多看似细小的方面:如卫生、团校徽、两操、宿舍、夜自修等事情中,大家会做得井井有条、有规有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所有这些平凡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同学们强烈的对班级和学校的责任之心。反之,也体现了班集体目标对个人责任行为的影响之大。四、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各方面还并未十分成熟的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尤为巨大。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家长希望孩子受

6、到一流的教育,多学一些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明确作为一个学生的职责、义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做人”是最为关键的。教师“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首先应当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大到教育管理的每个环节,小到在班级和各种场合下的言谈举止,要处处给学生以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五、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中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对他人负责中“孝敬父母”的培养,

7、“勤劳节俭”等等方面的教育,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学校随时与家长学生互通思想,增加家长对学校的认知程度。家庭教育是学生责任感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联络”与“纽带”作用。六、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重点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目的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和责任意识。好的活动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使学生们心情愉悦,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对凝聚力的产生

8、和加强起到了催化作用。责任感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责任感的培养是从最基础的“对自己负责”,逐步上升到“对社会负责”这一层次。我认为,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做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优秀学生应是我们的主要教育任务,逐步使学生从不够负责转向被动负责,直至形成主动负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