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

“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

ID:3791032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2

“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_第1页
“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_第2页
“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三六”语文复习课模式 一、模式建构的提出1.模式建构的意义当前,我镇在全镇建模和学科建模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正在深入探讨课型模式研究。针对如何有效的提升复习的效率,提升复习的针对性,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复习课没能很好的和“100%动感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以全镇层面提出“复习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指导复习课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2.复习课型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超大容量。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新授课是基于一课的高度,复习课是立足于单元的角度实施的,显然课堂的组成发生了大的变化,知识的容量也就发生了突变,具有大容量的特点。(2)构

2、建系统。复习课必须是对大容量知识的重新建构,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具有强大的融合性,会形成集约化的知识体系,就需要寻找知识的发展、变化等内在主线,从而形成知识系统,变新授课的表面理解为深层次的认知。(3)巩固内化。复习课不是重新学习知识,而是在学生自主总结、梳理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我的知识重组,运用学生之间的落差资源、教师点播,既查缺补漏,又深化对旧知的理解和巩固。(4)拓展提升。复习课要在建立知识系统化的基础上,学生初步明晰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丰富的资源开拓学生视野,在各种学习活动体验中,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3.与“100%动感课堂”全镇模式

3、的结合点(1)“100%动感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四个百分百理念下构建的六环节教学,其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提升”四环节具有彰显着关注“全体”,关注“生本”的理念,散发着“动感”的情怀。其模式实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复习课的四个基本特点有着和“100%动感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广泛空间。复习课型的特点均需要其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3”“评价提升”等学习方式。4.复习课模式的内涵。鉴于以上认识,我镇确立了“一条主线三大模块六个环节”动感复习课教学模式。(一条主线即选取单元复习的一个主

4、体目标为教学的核心和线索;三模块即复习课的三个阶段:知识总结梳理、练习巩固实践、综合运用内化。六环节即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评价提升”等学习方式来组织)六个步骤即:1.提出任务,明晰目标;2.交流分享,总结梳理;3.分层练习,自主交流;4.评价矫正,归化总结;5.综合运用,内化能力;6.交流评价,深化提升。二、模式流程及解读(一)知识总结梳理(学)(15分钟)1.提出任务,明晰目标(3分钟)目的:首先,了解本课复习任务,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根据知识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利用课件制作能够彰显知识脉络(或知识关联)的复习资源,同时

5、提出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操作要点:教师利用合适的方式提出本课复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精心利用和设计学过的资源,使学生对学过的阶段性知识有一个整体回顾。2.交流分享,总结梳理(12分钟)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完善课前的自主复习单,在小组合作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补充、完善与矫正,实现对知识系统化,提升理解的深度。操作要点:教师精心设计课前的自学指导,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路径上,开始自主学习自我梳理;在个体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知识的系统化;通过展示与评价让知识系统更清晰更完善。(二)练习巩固实践(练)(15分钟)3.分层练

6、习,自主交流(8-9分钟)目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点的练习材料,组织不同形式的练习。操作要点:一是要在知识点上注重抓住重点、难点,有意凸显教学重点,注重内在变化,融入学习素养等因素。二是关注分层设计,明确基础性的知识和拔高的知识。34.评价矫正,归化总结(6-7分钟)目的:对练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学生、教师资源,对知识点进行纠错,再巩固。操作要点:教师在学生练习中,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并迅速的对问题进行分类,在展示中运用学生或教师本人的资源组织讲评纠错。(三)综合运用内化(用)(10分钟)5.综合运用,内化能力(6—7分钟)目的:设计具有新旧知识联

7、系(或具有实践运用)的综合性练习题,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操作要点:一是设计题目要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迁移性、实践性,要具有一定的拔高。二是要根据知识点的容量设计2至4题为宜,不能过多。三是评价形式要灵活,具有鼓励性。6.交流评价,深化提升(3—4分钟)目的:提升运用能力,积累运用技巧操作要点:在评价中认识到知识在运用中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实践中积累孩子的方法技巧,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