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

ID:37921968

大小:105.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02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_第1页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_第2页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_第3页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_第4页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1215鄱阳湖新型工业化规划(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加速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促进江西崛起新跨越,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规划纲要》,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本规划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为2008-2020年。第一章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第一节区域概况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水质最好的内陆淡水湖与国际性的重要湿地。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

2、省国土面积的9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以鄱阳湖为中心,以鄱阳湖流域五大水系为脉络,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文化联系,从空间、产业和生态的角度划分为湖体核心区、环湖平原区两个功能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范围包括6个设区市市区和25个县(市),总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76%,它以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面积,承载了近一半的人口,创造了近60%的经济总量。3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就是按照生态经济理念,建立和发展新的生态工业体系,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工业生产领域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既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

3、的重要内容,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新模式,有利于展示中国对生态环境负责的大国形象,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二节发展基础新世纪以来,江西坚持“工业强省”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水平、城乡结构等均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核心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4、支柱产业支撑能力增强,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成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中流砥柱。工业园区成为产业集聚地和工业快速发展的增长极,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产业层次。工业轻重结构变化不断优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以特色资源采掘、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国有、集体企业数量逐步下降,三资私营企业迅速上升。39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生产集中度趋势明显。全区主攻工业的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近三年围绕工业强省陆续出台了昌九工业走廊规划、加快向工业强省转变若干意见、实施产业经济的“十百千亿工程”等政策措施,加快了向工业强省转变的步伐。规划建设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教育科技水

5、平较发达,科技创新人才济济,集中了全省75.5%的高校,78.8%科技活动人员,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资源。第三节发展优势——区位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恰好处在长珠闽三地的聚焦点上,是三者的共同腹地,通过京九铁路、浙赣铁路、赣龙铁路以及赣粤高速公路、沪瑞高速公路、京福高速等大通道与三地紧密相联,成为承接三地产业转移的最佳区位;区内拥有全省最完备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综合交通体系。经济区内的4大区域中心城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区域交通枢纽,两两相距150公里左右,有利于区内经济协调发展,交通便利物流通道发达,

6、在联系长江三角经济区与华中经济区能够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带动华中经济区对外开放。——资源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丰富的自然、39矿产、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区内土地资源,土埌环境质量良好,地表没有遭受污染,93%以上的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生物多样性明显,多种经济作物为农副产品加工提供充沛的植物资源。降水充沛、地表经流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到全省的4/5,有色、稀有金属和黑色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储量列全国前茅。——生态优势。生态是江西最大的品牌,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大的现实优势

7、。近几年来,江西实施土地整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复垦和生态保护工程,工业的快速增长不仅没有破坏占用林地、耕地,还连续1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造林面积连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为60.05%,已经建有自然保护区134个。区内设区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水质基本能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标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产业优势。南昌的汽车、医药、电子信息、食品、航空工业等在全国有竞争优势;九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轻纺、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