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

ID:37945761

大小:1.43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3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_第1页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_第2页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_第3页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_第4页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晋阳学刊2001年第4期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景占魁冯素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鸦片战争后,清朝丧权辱国,内外交困,致使晋商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不能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遭失败加上它又与腐败的清政府紧密的结托,所以,随着清朝的灭亡,晋商也走到了尽头。关键词:晋商;衰落原因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87(2001)04-0066-09自19世纪后期即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开始,晋商急剧地衰落了下来。晋商何以衰落?笔者认为,晋商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商帮,它的

2、种种活动及其归宿,都是在整个中国社会历史演化过程中实现的。它不可能超越当时社会给它提供的环境条件,也不能不受当时社会各种因素和中国历史的制约,其命运必然要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把晋商的活动与归宿放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下,结合中国历史的基本走向以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对晋商在此期间的活动加以考察,才能够更深刻地揭示出晋商衰落的原因。一、山河破碎,国运日衰,使晋商陷入绝境晋商从清康雍乾三朝开始,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清朝的极盛时期。中国在发展程度上处于与西欧大体同步的时期。但是,仅仅过了一百多年,西

3、方的许多国家迅速崛起,而自诩为德业盛大的清王朝却明显地衰微落后。大清帝国国运的衰微,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乾隆二十年前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乾隆皇帝感到清朝进入了全盛、盛满时期,从此将持[1]盈保泰作为其基本的治国方略。这个不思进取的治国方略,由于它丧失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动力,只是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陶醉于自我无比完美的幻觉之中,因而就很难从更新更高的要求上与日益发展着的西方国家相比,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再接再励,励精图治。也很难居安思危,对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保持清醒的头脑,未雨

4、绸缪。所以,它定然满而招损,导致国运的衰微。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一个人口几乎占世界三分收稿日期:2001-04-1566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2]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清王朝的这种治国方略,不仅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运,而且也必然地要影响到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的活动及其命运。晋商后来的衰落,固然与其守成求稳的治商方略所导致的一些方面的保守、不思进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他们固守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信条,在其全盛时期

5、即将商业利润的大部分用以购置土地,筑造居室,修建坟莹,或是将钱财进行窖藏。据有关史料记载,浑源、榆次二州县不少富商大户就多购置田地。河南连年荒灾时,山西富户闻迅赴豫,[3]乘机放价准折地亩取利。曲沃县商人在河南经商获得数十万银两,购田买地,使其土地在数年内猛增到600多顷。至清中叶以后,晋商的窖藏之物又多以货币为主。与此同时,奢糜之风在晋商中也日益漫延开来,乾隆至道光期间晋商得势之时,饰亭台,聚古玩,[4]买妓童于吴阊,购美玉于燕赵,纵籀博蓄优伶宾从杂,一言之悦,乾没万金不问。自同治以后,晋商中不少人无论致富已

6、成未成,皆急于享受而不求再进。但是晋商的这种治商方略,毕竟是局部的,而清王朝的治国方略则是带全局性的、指导整个国家运行的纲领方略,所以,它所导致的国运衰微,就会必然地影响到晋商的命运。鸦片战争后,清王朝昔日的威风被列强的坚船利炮一扫而光,中国日益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不仅使大清朝在政治上丧权辱国,而且在经济上也给列强的侵略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外压内挤这种双重夹攻下,晋商不仅在国内的购销市场逐渐消失,并因此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最明显的事例,莫过于晋商与俄商的的茶叶贸易。本来,晋商经过百般艰辛

7、开拓出茶叶之路后,在道光十七至十九年(公元18371839年)间,从恰克图每年输往俄国的茶叶达807万多俄磅,价值800万卢布。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签定,使俄国取得了沿海七口岸(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的通商权,其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的签定,俄国又取得了通商天津比各国低三分之一税率等特权,可以深入到中国内地掠取物产和推销其商品。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俄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取销天津海关复进口税即免征茶叶的半税。于是,从同治元年开始,俄商

8、即在过去被晋商垄断着的湖北、湖南茶叶贩运地区上,陆续建立了茶栈,收购和贩运茶叶,加上他们享有免除茶叶半税的特权,以及水陆并运的便利,(俄商将茶叶用船从汉口沿江而下运至上海,于沿海至天津,然后由陆路经恰克图运往欧洲),所以,其贩茶业务扶摇直上,从同治四年到同治六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