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

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

ID:37951542

大小:168.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3

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_第1页
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_第2页
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_第3页
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_第4页
资源描述:

《鲁迅的人生哲学_野草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6月云南电大学报June.2012第14卷第2期JournalofYunnanRTVUniversityVol.14,No.2*鲁迅的人生哲学———《野草》巩红玉(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野草》是鲁迅用心灵铸就的诗篇,是其感情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野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20年代中期的苦闷、彷徨;发见其生命中的孤独、虚无、焦虑、矛盾、希望;也能悟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想和特立独行的生命观。关键词:鲁迅;生命意识;道德意识中图分类号:I2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814(2012)

2、02-0069-04思想是一本书的灵魂,更是一个人的灵魂。1927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年,鲁迅《野草》出版,除《题辞》外23篇散文诗,薄薄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的一本书,受到了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世人研读的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兴趣。无疑,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①《野草》体现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是鲁迅唯一影。”鲁迅在这里所要探寻的是人艰难的人生追求直接抒写“自我”,直窥“内宇宙”的散文诗集。书中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

3、?人生在世,奔忙不息,到底文章写于1924年至1926年,此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有什么意义?“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期,也是鲁迅一生中最矛盾、彷徨的时期。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上世纪20年代中期,“五四”新文学运动高潮已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过,人们由兴奋的呐喊转入苦闷的彷徨,鲁迅也不例“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②外。此时,鲁迅与其向来亲善的二弟周作人失和,心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很显然,灵受到巨大创痛;与早年反封建斗争中并肩作战的友这里

4、“影”的告别,“影”的沉没,潜藏着鲁迅内心深处人疏离、与北大同仁陈西滢等的文字交锋,使他疲惫、的虚无感。鲁迅敏感于自己所处的社会黑暗、死寂,苦痛;与许广平的交往、恋爱,使他备受讥讽、打击。也一再作着反抗的努力,然而,面对惶惑的生命存在这一切,足以使他情绪暗淡,痛苦彷徨,遂凝结成了本身,鲁迅深信自己将既不容于黑暗,也不容于光明,《野草》诗篇,我们也就凭着这《野草》,看到了一个孤“我将面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在社会上“我”什么独的鲁迅、苦闷的鲁迅,同时也是战斗的鲁迅。都没有,有的只是孤独、绝望,是彻彻底底的虚无。一、《野草》的生命意识

5、《过客》中的翁、客对话,更是表现了“客”(鲁迅)的鲁迅的思想是复杂的,《野草》中表现出的生命苦闷、虚无。“客”不知自己是谁,怎么称呼,不知道意识也是复杂的:虚无、孤独、焦虑、落寞、生、死、希望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只知等等。道自己从记得的时候起,就是一个人走,就这么走,就关于鲁迅的虚无感,从《野草》中的《好的故事》、只得走。“走”其实是被逼的,能“走”到哪儿时虚无《影的告别》、《过客》里不难寻出踪迹。“诸影诸物,的,谁也不知道。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合;刚一融合,却又《野草》是鲁迅孤独、苦闷的全面展现

6、。全集23退缩,复近于原形。……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篇,几乎都隐含了作者的苦恼。《秋夜》中老在白纸水中的青天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罩上的小青虫;《影的告别》中将沉没于黑暗与光明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里的影子;《求乞者》中得不到布施的求乞者;《复仇》*收稿时间:2012-04-06作者简介:巩红玉(1966-),女,青海乐都人,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69—中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的复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仇者;《雪》中

7、独自坐着的雪人;《风筝》中时常后悔、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同时又回忆说“后来《新想求得宽恕的“我”;《过客》中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从青年》的团体散掉,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什么地方来、又要到何处去、只是不停地走着的“过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客”;《死火》中将要烧光的死火;《颓败线的颤动》中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⑦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走进无物之阵的战士;去。”社会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新文化阵营中同仁的《腊叶》中假设被摘下来夹在书里的斑驳的枫叶……分化,鲁迅变得异常孤独

8、,倍感寂寞,《影的告别》、鲁迅于《野草》中孤独地体味着苦闷,艰难地守护着《希望》、《墓碣文》包括《题辞》都表现了他的这种心自己的虚空。绪。《题辞》开头就说“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在《野草》中,我们还能感受到鲁迅对生与死的《墓碣文》一开始也是“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