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

ID:37955736

大小:1.09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03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_第1页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_第2页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_第3页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_第4页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粗糙度国家标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的表面粗糙度新国标GB/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充分考虑了对零件表面质量影响的多种因素,除表面粗糙度外还有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工件和刀具系统的振动,在工件表面所形成的间距比粗糙度大得多的表面不平度、即波纹度的影响。所以,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以及表面几何形状误差总是同时生成并存在同一表面上综合影响零件的表面轮廓。一、基本概念零件表面的形貌可分为三种情况:(1)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的微小峰谷的不平程度,其波长和波高之比一般小于50。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2)表面波纹度:零件表面中峰谷的波

2、长和波高之比等于50~1000的不平程度称为波纹度。会引起零件运转时的振动、噪声,特别是对旋转零件(如轴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目前表面波纹度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第57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表面波纹度有关国际标准。(3)形状误差:零件表面中峰谷的波长和波高之比大于1000的不平程度属于形状误差。评定表面粗糙度时要避免表面波纹度和平形状误差的影响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影响零件的密封性。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关检验规范的基本术语1取样长

3、度和评定长度取样长度——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测量限制的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以限制或减弱波纹度、排除形状误差对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的影响。(详见P134表5-1)评定长度默认为5个取样长度,否则应注明个数。例如Rz0.4、Ra30.8、Rz13.2分别表示评定长度为5个(默认)、3个、1个取样长度。2中线: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取样长度l:评定表面粗糙度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应与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相适应。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应包含5个以上的波峰和波谷。(标准见书P108表5-1。)评定长度ln:为了全面、充分地反映被测表面的特性,

4、在评定或测量表面轮廓时所必需的一段长度。评定长度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取样长度。表面不均匀的表面,宜选用较长的评定长度。评定长度一般按5个取样长度来确定。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有以下两种: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m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至一条该线的距离平方和为最小。即: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轮廓算术平均中线m:在取样长度内,将实际轮廓划分上下两部分,且使上下面积相等的直线。即:F1+F2+…+Fn=G1+G2+…+Gm轮廓参数轮廓参数,与GB/T3505标准相关的参数有:—R轮廓(粗糙度参数);—W轮廓(波纹度参数);—P轮廓(原始轮廓参数)。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参数(三大参数

5、)轮廓参数(由GB/T35052000定义)图形参数(由GB/T18618-2002定义)支承率曲线参数(由GB/T18778.2-2003和GB/T18778.32006定义)。其中轮廓参数是我国机械图样中目前最常用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中的两个高度为最多。粗糙度轮廓也称R轮廓。R轮廓(粗糙度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幅度参数)在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2)轮廓最大高度Rz(幅度参数)在取样长度内,被评定轮廓的最大轮廓峰高Rp与最大轮廓谷深Rv之和的高度。峰顶线和谷底线平行于中线且分别通过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Rz=Rp+

6、Rv(3)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间距参数)在一个取样长度范围内所有轮廓单元的宽度Xsi的平均值。二、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及数值)的选择1评定参数的选择: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仅选用幅度参数。推荐优先选用Ra值,因为Ra能充分反映零件表面轮廓的特征。以下情况下例外:当表面过于粗糙(Ra>6.3μm)或过于光滑(Ra<0.025μm)时,可选用Rz,因为此范围便于选择用于测量Rz的仪器测量。当测量面积很小时,如顶尖、刀具的刃部、仪表的小元件的表面,可选用Rz值。2表面其粗糙度参数值:μmRa:0.0120.0250.050.10.20.40.81.63.26.312.52550(优先选)Rz:0

7、.0250.050.10.20.40.81.63.26.312.52550100200(优先选)零件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选用,应该既要满足零件表面功用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选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a.在满足功用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以降低生产成本。b.一般情况下,零件的接触表面比非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c.受循环载荷的表面极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d.配合性质相同,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