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损伤识别.docx

桥梁损伤识别.docx

ID:37991704

大小:25.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桥梁损伤识别.docx_第1页
桥梁损伤识别.docx_第2页
桥梁损伤识别.docx_第3页
桥梁损伤识别.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桥梁损伤识别.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桥梁结构的损伤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综述摘要:随着桥梁建设的持续发展,桥梁结构的形式和功能也日趋复杂,桥梁的修补和加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桥梁建成通车后,由于受气候、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材料会被腐蚀和逐渐老化,长期的静、动力荷载作用,使其强度和刚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这不仅会更会使桥梁的使用寿命缩短,更严重的会影响交通行车安全,危机人的生命。桥梁结构的检测、监测作为结构安全养护、正常使用的保证措施之一受到关注,如何对桥梁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也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关键词:桥梁结构损伤

2、识别引言:桥梁结构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以及社会稳定。国内外桥梁垮塌事件屡屡发生,如,1999年重庆彩虹桥垮塌、2004年辽宁盘锦大桥垮塌、2006年广东深汕高速公路桥梁垮塌、2007年中国广东佛山九江大桥垮塌、2008年云南曲靖独木水库孙家马场大桥垮塌、2009年黑龙江省哈伊公路铁力路段西大桥垮塌等事件,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为保证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的运营,确保人民生命、国家财产的安全,对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已成

3、为业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一、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目前结构的损伤识别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类,1)静态识别法:基于静态测试数据,施加的主要是静力荷载;2)动态识别法:基于振型、振型曲率、结构固有频率、结构柔度、频响函数等动力特性变化的识别方法;3)智能识别法:利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小波变换属于智智能识别法。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对结构是否有损伤、损伤种类、损伤位置、损伤程度等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桥梁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大致可分为局部法和整体法两大类。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局部检测法具有目标针对性强,检测结果具体、准确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需要预先知道损伤部

4、位,且受检测部位的测试条件限制较大,无法对大型结构进行全面检测等不足。桥梁结构整体损伤识别主要是通过对桥梁结构特征点数据(位移、应变、内力、频率和振型等)的检测,并结合结构自身的力学特点,来对整个桥梁结构的损伤状况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整体法可分为静态识别法和动态识别法。整体法中因动态识别方法具有现场工作量小,实验时间短,经济代价低,也可以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等优点,以动态识别方法为主。二、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现状李上明,路新瀛在《基于静态位移的简支桥梁损伤识别方法》一文中以简支桥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静态位移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结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不同损伤状态

5、的桥梁静态位移,提出了桥梁曲率比的损伤定位指标。利用结构基准状态即有限元基准模型建立了损伤程度识别公式。该公式可利用线性规划优化算法求解,其中有限元基准模型建立过程简单,只需要保证有限元基准模型的几何构型与桥梁结构相同即可。分析了一个具有多处损伤的简支梁,从数值模拟角度验证了所建立的损伤识别方法有效性。结果表明,曲率比的损伤定位指标能准确定位,而损伤程度识别公式可大致识别损伤程度。由于所建立的损伤识别方法仅仅基于静态挠度数据,故可在桥梁检测中参考。王艺霖,刘西拉,方从启三位学者在《基于应变指标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一文中,探讨了应变指标(弯曲正应变和剪切应变)在桥

6、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式,并通过多个数值模拟实例进行了验证;考虑到该指标的显著局部性,给出了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考虑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该方法识别结果的存在性、惟一性和稳定性问题,给出了有效的处理方法,使之有了很强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接发现损伤,对小损伤比较敏感,而且处理方式简单、结果可靠。但该方法有个很大的缺陷,就是过于局部性,只有在测点处截面发生损伤才能被有效识别,这就要求在结构上非常密集地布置传感器,在实际中不现实。为此,提出结合其他信息来帮助克服这一问题,分别引入一次信息(结构在典型活载下的数值模拟响应)和二次信息(受环

7、境不利因素影响区域的判断)来得到最可能出现损伤的区段,在此区段内局部密集布置传感器。基于应变对局部损伤的敏感特性,李圭,戴佑才,戴宏亮,洪力四位学者在《应变模态法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引入了应变模态法,通过比较完好桥梁和损伤桥梁的应变模态变化。即可判断桥梁损伤的位置和程度。首先在理论上给出了应变与振动模态之间的详细表达式;然后基于大型通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金属模型桥梁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以及识别试验、数据分析;最后,应用应变模态法对厦门市石鼓山立交桥进行现场损伤识别,得到了该桥梁的服役状态,为桥梁质量评估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施洲,赵人达两位学

8、者根据桥梁结构的实际工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