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

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

ID:37998385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_第1页
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_第2页
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_第3页
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三节:常见动物(四)农业益虫教者贺凤珍学情分析蜜蜂是农业益虫的代表动物,学生都了解蜜蜂能采蜜、酿蜜的勤劳与无私,采集并传播花粉益于农业的作用。但对于蜜蜂在外部形态、结构上适于采蜜的特点,及与蜜蜂相关问题,学生只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而学生对这些问题又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质疑不同问题的空间,过程中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提高、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过程。总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轻松,愉悦的学习为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

2、述蜜蜂的身体结构与采集花粉和花蜜相适应的特点3、了解蜜蜂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与信息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蜜蜂那种快乐源于它们无私的奉献精神,理解真正快乐的含义。2、体会集体合作、共同学习的愉快情感。教学重点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蜜蜂与采集花粉和花蜜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1、蜜蜂的身体结构与采集花粉和花蜜相适应的特点2、与蜜蜂相关的其他方面资料的收集及学生相关问题的解答。材料用具蜜蜂实物、放大镜、培养皿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

3、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多媒体画面:鲜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采蜜教师通过与学生针对画面的简单交流,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观看,倾听,明确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蜜蜂的形态特点多媒体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1、请观察培养皿中的蜜蜂,你们发现了什么?2、针对这三种蜂,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完成以下内容的学习。。(1)鉴别学生手中的蜜蜂。(2)三种蜂在外部形态上的区别。(3)与三种蜜蜂相关的一些常识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时由教师引导、启发或补充

4、,同时适时恰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学生小组合作,观察,交流学生:蜜蜂的大小不一,有三种学生:最大的是蜂王,数量多的是工蜂学生:蜂王腹部长,雄蜂粗壮学生:蜂王数量少学生:蜂王、雄蜂的翅小,工蜂的翅长。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工蜂是雌的,为什么不能产卵(2)工蜂的职责是什么?(3)一蜂窝里有几只蜂王?(4)都是雌蜂为什么大,工蜂为什么小(5)三种蜂是怎样形成的(6)不蜇人的大熊猫是哪一种。(7)一窝蜂中,工蜂或蜂王多了怎么办。蜜蜂适于采集花粉花蜜的结构特点同学们都知道工蜂职责最多,最辛苦,主要是采蜜,酿蜜,那为什么只有工蜂

5、适合采蜜?它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适合采蜜呢?(这一问题也可能由学生问出)多媒体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培养皿中的蜜蜂,你发现它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采蜜吗?理由是什么?2、针对工蜂的采蜜,同学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点拨、评价或补充完善。但过程中可能需要教师提示、准备的有:(1)仔细观察触角特点?(放大镜)(2)三种蜂都长有体毛吗?(3)用手按一按蜜蜂胸部背面,有什么感觉及作用?(4)口器特点及作用(多媒体展示口器结构)(5)第三对足花粉筐和花粉刷(多媒体展示)(6)复眼方面知识

6、的准备。(7)身体三部分的名称。(8)蜜蜂通讯方式的多媒体。(9)与蜜蜂相关的问题的材料准备。学生小组活动,观察蜜蜂的形态结构特点,全班表达交流。其他学生补充。学生:(1)三对足,两对翅、足分节(2)工蜂长有什毛(3)头部一对触角(分节)(4)一对大眼(复眼)(5)腹部分节明显(6)身体可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7)1个口器学生:第三对足花粉位花粉刷和花粉筐学生:咀嚼吸式口器。吸花蜜。学生:体表有体毛?粘花粉学生:背部硬,有保护作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蜜蜂采用哪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2)蜜蜂是如何采蜜、酿蜜的

7、?(3)蜜蜂采蜜是对农作物有危害吗?(4)工蜂在采蜜的过程中饿了吃什么?(5)蜜蜂是怎样找到蜜源的。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教师根据相关的知识点,概括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动物,请学生判断是否是节肢动物。简要说明理由。1、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判断,巩固节肢动物特征的理解。另外,教师要点明“节“、“肢”的含义。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表达交流。不足之处,其它学生补充完善。学生:蜘蛛、蚱蜢学生容易判断。学生:螳螂平时学生只看其表面真正结构不了解,易错。学生:蟑螂学生:河蟹学生认为不是的多,

8、因为从身体背部不易辨别。学生:蚯蚓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身体分节。有的认为不是,因为没有外骨骼,或无足、无触角。质疑释疑同学们,关于蜜蜂你还想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呢?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收集的相关信息得到解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释疑的能力及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