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

ID:38000171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3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_第1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_第2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_第3页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2)体会欧·亨利的小说喜剧形式与悲剧内涵的巧妙结合。二、学习重难点:(1)把握“欧·亨利式的小说结尾”的独特构思;(2)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对生命有新的感触和认识:坚强信念,珍爱生命。三、学习流程模块一、情境引读1、文学常识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积累关键信息。作者简介:欧•亨利(O,Henry,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原名威廉•悉尼•波特尔,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贫穷的医生家里……亨利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

2、,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创作背景:《最后的常春藤叶》写于19世纪末,世纪末的思想充斥于西方文坛。再加上美国资本主义在此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

3、断托拉斯形成,贫富差距拉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而一小撮富翁们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欧·亨利始终是一位命运多舛、穷困潦倒的作家。2、基础知识请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划出重点字词,并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锡镴()昵称()苔藓()()气吁吁()殡仪馆()砖砌()唠叨()窗槛()咆哮()()借助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明目张胆:一筹莫展:不以为然:错综复杂:模块二、整体感知阅读小说,首先要把握住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理清思路,找出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完成下表:时间线索人物、情节十一月琼珊病倒一天早晨琼珊病重这天夜里贝尔

4、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第三天下午琼珊病情好转,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模块三、重点研讨:1、情节是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尽管有不少现代小说家在极力倡导情节的淡化,但是迄今为止,情节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还是无法撼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思考:小说最撼动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并说说自己的看法。情节:小说的结局部分参考观点: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秘。即:老贝尔曼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最后的常春藤叶”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也恰恰是这幅杰作给予了琼珊活着的勇气、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2、在小说中,看似很普通的一个事物上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匠

5、心。本文中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关系: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原因:1、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果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2、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她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3、阅读语段,概括主人公贝尔曼这一形象特征。①读课文第30节:初见贝尔曼概括:形象一(正面描写)外貌描写: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一个穷困潦倒,消沉失意,好高骛远,郁郁不得志的失意老画家。②读课文第31-35节:再见贝尔曼概括:形象二(正面描写)当得知琼珊的病情后语言描写:对

6、这种白痴的想法“连吼带叫的咆哮了一阵”、“可怜的琼珊”、“可恶的叶子”、“愿意为你效劳”——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③读课文第52节:重见贝尔曼概括:形象三(侧面描写)医生:“他身体虚弱,病势来的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④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人格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精神得到展现。人格升华后,我们重新审视贝尔曼,归纳总结贝尔曼的典型形象: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酗酒,暴躁,生

7、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4、可以说,贝尔曼所画的那片常春藤叶属于他一生的杰作,请问为什么这么说?答案:之所以说“最后的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这不仅因为叶子画的逼真,更因为这片叶子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5、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环节在文中属于略写,请问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作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引导想象:我们可以想象,那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