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ID:38002775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圆锥的体积》_第1页
《圆锥的体积》_第2页
《圆锥的体积》_第3页
《圆锥的体积》_第4页
资源描述:

《《圆锥的体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锥的体积》教学随笔《圆锥的体积》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及圆锥认识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设定了两个学习目标,一是推到圆锥的体积公式;二是能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第一个目标是本节课的难点,第二个是重点,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教学,下面我就本节课总结如下:一、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关键在于导入这个环节的设计与处理,也就是所谓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我不是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提问法复习旧知,而是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让他在众多实物中找出圆锥

2、体,并向大家介绍圆锥的具体特征。这样的设计不仅新颖,而且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接着,我告诉学生对圆锥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有关圆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从而巧妙地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圆锥的体积。此时,我并没有去直接讲授新知,而是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拿出一支铅笔,指名学生观察其形状并回忆如何计算它的体积?这样一个有趣的情景,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接着,一个所谓的“魔术”让课堂又活了起来,一个小小的转笔刀使圆柱变成了圆锥,体积很显然减少了,到底减少了多少?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没有关系?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这一

3、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在实验中既能让凭空的猜想变成现实,成为结论,也能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他们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一)课件出示具体的实验步骤1.先往空圆柱里装满水倒入空圆锥里,看几次正好倒完,把相应的次数填入表格。2.然后往空圆锥里装满水倒入空圆柱里,看几次正好装满,把相应的次数填入表格。3.每小组选一名学生做记录。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及要求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实践中真正体验圆锥与圆柱之间的关系。(二)分组进行实验,师巡视全班共30名学生,分为

4、7个小组进行实验。为了突出“等底等高”这个条件的重要性,我巧设“陷阱”,特意为两个小组准备了等底不等高和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结果学生的实验结论和其他组的不一致,这时候小组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三)比较发现,得出结论同学们对此疑惑的解答方式各不相同,这时我就让他们动手去比一比他们手中圆锥与圆柱底面的大小,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高是否相等,通过比较,说出自己的发现。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圆柱的体

5、积是圆锥的三倍。我相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三、设计有层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每节课的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当然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做到有层次、多样化、有典型的题,练一题,管一类,重在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实践练习。这每个层次的练习,我都是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我喜欢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与生活有关的数学习题,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畅谈收

6、获,完美小结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结阶段,也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再完美,如果没有小结也是一种缺憾。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也能充分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小结,看到学生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不仅知道了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而且会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学会了做实验的具体步骤、有的同学还说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学会了如何思考数学问题等等,我的确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虽然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和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可是仍然显得不够,尤其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有所欠缺。在

7、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