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

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

ID:38002812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_第1页
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_第2页
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_第3页
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年龄班:小班活动名称:儿歌《鸡蛋变娃娃》涉及领域:语言、社会活动选自:广西《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小班春季主题《这是圆的》执教单位:柳州市城中区中山西路幼儿园执教者姓名:莫慧清小班语言活动:《鸡蛋变娃娃》说课稿《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能力……”。小班的幼儿对周围事物已具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社会经验不足。本次活动《鸡蛋变娃娃》正是基于对《指南》理念的理解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设计,并选自小班春季主题式课程《这

2、是圆的》。目标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根据情景带入,大胆尝试运用自身身体进行儿歌的学习,同时感知父母的爱,并在活动中学习与同伴交流协作,发展幼儿的合作、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对鸡蛋能变小鸡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是就能快理解儿歌的内容。因此我确定教材的重点是幼儿通过游戏情景,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学念儿歌。活动的难点是孩子们如何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解决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鸡蛋的出现,生动导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此,在第一环节中,我通过展示鸡蛋,吸引幼儿兴趣,让幼儿的自身经验再度呈现,激发幼儿对课堂的参与兴趣,

3、这也为后面进行的“鸡蛋变娃娃”作铺垫。(二)游戏贯穿,学念儿歌。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部分,我先通过朗诵,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儿歌内容,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得以拓展、发散;接着以提问和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最后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引领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学念儿歌(三)融入生活情景,层层递进,激发幼儿对父母的爱。此环节通过讨论的形式,进一步调动幼儿的语言表达激情,让幼儿通过小狗爸爸小猫妈妈对鸡蛋娃娃的照顾,明白自己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教学中教师及时给予激励和引导性启发,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与情景游戏,最后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理解父母的爱意中愉快的结束活动。年龄班:小班活动

4、名称:鸡蛋变娃娃涉及领域:语言、社会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2.能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在游戏情景中学念儿歌活动难点:能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说一说。1.教师出示鸡蛋,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兴趣(这是什么?谁是鸡蛋宝宝的爸爸妈妈?)。2.教师:有一只小狗和小猫也想做鸡蛋的爸爸妈妈。我们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做鸡蛋的爸爸妈妈的。二、基本部分:游戏:“学做鸡蛋爸爸和妈妈”。1.教师朗诵儿歌《鸡蛋变娃娃》,请幼儿欣赏:教师: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小狗和小猫谁当的爸爸,谁当的妈妈?鸡蛋变成什么了?2.幼儿与教师通过创编动作学念儿歌,讨

5、论。小狗和小猫是怎么做鸡蛋的爸爸妈妈的?为什么鸡蛋能长大变成鸡宝宝呀?3.游戏:“学做鸡蛋爸爸和妈妈”游戏规则:幼儿扮演蛋爸爸蛋妈妈,教师提醒幼儿要抱着,搂着鸡蛋宝宝,鸡蛋才会变成娃娃。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教师:鸡蛋被爸爸和妈妈抱着,搂着,很暖和,就变成了鸡娃娃。我们的爸爸妈妈抱着我们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呢?(舒服,开心,幸福的)。因为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让我们从小娃娃慢慢的长大。回家以后,我们给爸爸妈妈讲《鸡蛋变娃娃》的故事,抱抱爸爸和妈妈,告诉他们:你爱爸爸和妈妈。好不好?四、活动延伸:幼儿在娃娃家中尝试做爸爸和妈妈,照顾娃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