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实习听课记录2

初二数学实习听课记录2

ID:38005993

大小:9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初二数学实习听课记录2_第1页
初二数学实习听课记录2_第2页
初二数学实习听课记录2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实习听课记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实习听课记录表科目数学课题等腰三角形授课教师班级初二(14)班听课时间2010年10月8日第三节成绩教学内容一、回顾.提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判定.二、新授课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9,完成课本上的探究.1)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2)教师口头讲解探究过程;3)提问:折完后,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如图1)得到:△ABD≌△ACDAB=CD∠B=∠CBD=CD图1∠1=∠2∠ADB=∠ADC=90°由AB=CD引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由∠B=∠C引出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性质;由BD=CD引出AD是底边上的中线,直线AD为线段BC的对称轴;由

2、∠1=∠2引出AD是顶角的角平分线,直线AD为∠BAC的对称轴;由∠ADB=∠ADC=90°引出AD是底边上的高.最终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板书:性质1:等边对等角性质2:三线合一强调“三线合一”的“三线”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举反例:折底角的角分线,说明等腰三角形其他边上的三线不重合.4)证明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后,学生分组分别添加三种辅助线来证明性质1.三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简单点评,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证明方法.5)证明性质2.教师口述证明过程.三、例题讲解已知:如图2,在△ABC中,AB=AC,AD⊥BC于点D

3、求证:BE=CE教师简单板书证明的关键步骤,分别分析了证二次全等、一次全等、不证明全等三种方法,同时强调了利用性质2的证明步骤.四、作业布置:每课一练P39-40评价及建议一、本节课是国庆放假后的第一节数学课,经过一个假期,学生们对国庆前学习过的知识遗忘不少,所以课前回顾多花些时间是十分有必要的.二、课本的探究简单易行,课堂上探究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利用轴对称、全等的知识顺理成章完成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完成了知识的过渡,也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是一个很有效的研究工具.三、由学生根据所折图形得到的信息,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这一过程

4、自然连贯,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所举的反例十分直观,加深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这一性质的理解.四、性质1的证明过程中,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均有涉及,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方法,详略得当.五、性质2的证明可以认为是性质1证明的延续,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本堂课对这部分内容采取简单口头讲解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重复.六、例题考察的内容全面,三种证明方法层层递进,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经过证明的性质是对全等的简化.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既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又对新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七、本节课设计连贯自然,容量适中,教学时如果能够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会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