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法的竖式

1-除法的竖式

ID:38005994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1-除法的竖式_第1页
1-除法的竖式_第2页
1-除法的竖式_第3页
1-除法的竖式_第4页
资源描述:

《1-除法的竖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石市马家嘴小学教师电子备课记录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除法的竖式教材分析教材P49,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场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用所学解决问题,发现生活中的“余数”现象,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收集到有关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使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除法竖式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及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教

2、学难点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前准备电子课本、电子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学习过程教师点拨一、复述回顾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内容。1、()里最大能填几?3×()<244×()<377×()<59()×2<11()×6<40()×5<382、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怎样计算?3、42÷6=420÷6=56÷8=560÷8=35÷5=35÷7=28÷4=28÷7=60÷10=60÷20=学生互相说完后,第1小题指定一组回答并说理由。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本第50页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可以摆几组,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法计算,列式为

3、:15÷5=3(组)被除数是_____,表示____________除数是_____,表示____________商是_____,表示____________2、看51页竖式填空:①、23表示一共有的盆数②、20表示()的盆数③、3表示()的盆数④、23÷5=4……3读作()。⑤、例1、例2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师请学生说说例1情境图上的数学信息。再请学生列式解答。老师着重教学生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每步计算的意义。强调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三、自我检测1、填一填。(1)57里面最多有()个8,还余()。(2)55除以9,商是(),余数是()。(3)34个同学排队做操,每8人站一行,可以排()行,

4、还剩()人。2、用竖式计算。44÷657÷848÷729÷73、括号里最大可填几?41÷7>()()×8<417×()<55第1题完成后小组内检查汇报。第2题请一小组板演,其他组内批改。最后集体订正。第3题的第1小题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方法。四、巩固练习1、填一填。(1)被除数是24,除数是7,商是(),余数是()。(2)有14个桃子,每3个放一盘,放了()盘,还剩()个。2、用竖式计算。24÷574÷931÷465÷770÷858÷7学生独立完成后,请小组汇报。全课小结今天你觉得你学得最好的是什么?在写除法竖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展示。作业设计《导学案》第36面。板书设计及教学反

5、思除法的竖式今天教学除法竖式,除法竖式与以前学的加法、减法和乘法竖式差别很大,上课前我就在想学生会不会不容易接受。上课前,我先复习了加减乘的竖式,再出示例题,让学生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竖式?学生根据例题就知道是除法竖式。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写看,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学生有的预习了,会写,但也写错,大部分学生把除法竖式写得与加法、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相同。全班没有一个人写对,大多数都写成了加减乘的竖式模式。即使有的学生知道除法竖式和别的不一样,也没能完整的写出。所以我联系除法横式,让学生跟着我的步骤,写出除法竖式,为了让学生记牢,我还运用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字眼,如:把除号改造成房子,一个屋顶和一片

6、窗帘,除数写在窗帘的外面,被除数和除数在捉迷藏,不要让他们看到。自己出示了除法的竖式格式,接着教学除法竖式的书写,我重点结合情境理解竖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写除法竖式时,先写刚才出示的除法竖式,再在作业本上自己做几个相应的题目,在学生写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没有注意数位对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说的,商写在哪,对齐谁?但是,可见我强调得还不够。所以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不断强调数位对姚个别齐。课上,我请一些成绩不怎么理想的学生上来板演,让其他学生来批改,指出错误。最后让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要注意些什么?我们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学生说得很好,但这一课的作业还有个别学生不会,需要个别辅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