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即兴诗拾遗

郭沫若即兴诗拾遗

ID:38013587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郭沫若即兴诗拾遗_第1页
郭沫若即兴诗拾遗_第2页
郭沫若即兴诗拾遗_第3页
资源描述:

《郭沫若即兴诗拾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郭沫若即兴诗拾遗黄子云黄子云文坛巨星郭沫若,学识渊博、智慧过人,常妙语连珠,充满幽默感,令人拍手叫绝。他的即兴诗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巧消愁云1942年6月27日,中华剧艺社决定在重庆的北碚公演由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为此,郭沫若由重庆市区赶到北碚,并亲自抱来一个自家用的大花瓶,作为张瑞芳在剧中饰婵娟的道具。当时北碚只有一个露天会场,中华剧社来此演出,戏票上便印有“遇雨顺延,开演后如遇天雨警报恕不退票”的文字。而那时正值梅雨季节,细雨绵绵,演期一延再延,演员们为此愁眉苦脸,情绪不安,有人还编了打

2、油诗自嘲:靠天吃饭不自由,农人欢喜剧人愁。今日演罢《屈原》后,明朝各自改行头。郭沫若见演员们在为下雨发愁,为消除他们的愁苦情绪,当即作了一首诗:不辞千里抱瓶来,此日沉阴竟未开。敢是抱瓶成大错,梅霖怒洒北碚苔。演员们跟郭沫若都很熟,有人说:“两个‘抱瓶’,字重复了,不太好。”郭沫若便把第三句改成“敢是热情惊大士”。演员张瑞芳插嘴说:“这‘怒’字太凶了一点。”郭沫若马上表示赞同,把“怒”字改为“惠”字,还把“梅霖”改为“杨枝”。这样,全诗就更加完美了:不辞千里抱瓶来,此日沉阴竟未开。敢是热情惊大士,杨枝惠洒

3、北碚苔。过了不久,便不下雨了,《屈原》一剧连续演出五场,场场爆满。郭沫若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说:“农人、剧人皆大欢喜,惠哉!惠哉!”巧改贺词1943年2月23日,是著名剧作家于伶的37岁生日。为了表示祝贺,胡绳、夏衍、廖沫沙和乔冠华等几位好友,用于伶创作的《长夜行》、《花溅泪》、《杏花春雨江南》和《大明英烈传》等四部深受群众欢迎的剧作名缀成一首七言诗,作为贺词:长夜行人三十七,(乔冠华)如花溅泪几吞声!(夏衍)杏花春雨江南日,(胡绳)英烈传奇说大明。(廖沫沙)这首联句诗,联得很自然,情调和谐,意趣连贯,

4、诗味浓郁。他们写好后,一起来到郭沫若家,请郭老将这四句写成个斗方,送给于伶。郭老一挥而就,轻声念了一遍,抬头对他们笑着说:“好是好,只是情调低沉一些。”乔冠华走到桌边,说:“那就请郭老改一改,点铁成金。”郭老略一吟哦,铺开纸又写了一方:大明英烈见传奇,长夜行人路不迷。春雨江南三七度,杏花溅泪发新枝。大家拍手叫好,齐声说:“这真是点铁成金了。”改后的诗,洋溢出一派葱茏的春意,一扫联句的消极情绪,表现了一种昂扬、自信、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第一句赞扬于伶的作品;第二句赞于伶,当然也赞联句的几个人在白色恐怖中坚

5、持正确的斗争;第三句点诞辰,于伶是江南人,春天,恰恰37岁;第四句,提希望,像杏树一样发新枝,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这既是对于伶的期望与鼓励,也是对所有参加祝寿朋友的期望与鼓励,充分体现了作为文艺界导师、旗手的郭沫若的品德和精神。巧释火锅为了庆贺于伶的37岁生日,郭沫若和夏衍、胡绳等几位好友还相约,请于伶吃顿火锅,为之贺寿。吃火锅,是一种传统的饮食方法,深受人们喜爱。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架起火锅,品尝佳味,暖意融融,别有情趣。火锅通常是在冬天吃,既可品鲜,又能驱寒。但在山城重庆,则是四季都有人

6、吃火锅。当时于伶刚来重庆不久,不知火锅为何物,十分新奇,于是问:“何谓火锅?怎么吃法?”郭沫若笑道:“火锅者,风味小吃也。并非叫你去吃炭火烧红的铁锅。”于伶仍是不懂。郭沫若又笑道:“给你编个歌儿,你就懂了。”说罢,略思片刻,念出了一首有趣的“子”字歌来: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于伶听罢笑道:“妙哉,妙哉!原来火锅是一种别有风味的烫吃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