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习题1

《触龙说赵太后》习题1

ID:38014626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3

《触龙说赵太后》习题1_第1页
《触龙说赵太后》习题1_第2页
《触龙说赵太后》习题1_第3页
资源描述:

《《触龙说赵太后》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触龙说赵太后》习题一、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太后新用事用事:执政,掌权B、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谢:道谦,谢罪C、贤于长安君贤:有道德,有才能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准备,配备二、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赵氏求救于齐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C、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则为之计深远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三、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少益耆食B、日食饮得无衰乎C、必勿使反D、奉厚而无劳四、下列句中加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至于赵之为赵B、丈夫亦爱怜

2、其少子乎C、太后盛气而揖之D、岂非计久长五、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A、日食饮得无衰乎B、赵王之子孙候者C、没死以闻D、其继有在者乎六、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而封之以膏腴之地A、愿令得补黑衣之数B、赵氏求救于齐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入而徐趋七、下列句中加粗词,有的是谦词,有的是敬词,有的属委婉语,按此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得见久矣,窃自恕②老臣贱息舒祺③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④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⑤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⑥一旦山陵崩A、①③/②⑤/④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③/②④/⑤⑥D、①⑤/②③/

3、④⑥八、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和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B、《战国策》的语言独特,论说雄辩,叙事铺张,讽刺尖刻,幽默耐人寻味,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创作有重大影响。C、《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着重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触龙和赵太后。触龙的劝说,体现了纵横家的巧舌如簧,纵横捭阖的特点;赵太后的答话,爱子之心如在目前。课文采用白描手法,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D、《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在

4、叙事中发议论,情酣理畅,立意高远,富有思辨力、感染力和启示作用。九、触龙为什么能说服赵太后?请简要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翻译下面的句子。(1)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2)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参考答案:一、贤:胜过,超过。二、D。(A、于:向/在;B、乃:才/就;C、以:表目的连词“来”/介词“把”;D、为:均为“替”。)三、B。(A、“耆”通“嗜”,C、“反”通“返”,D、“奉”通“俸”)四、D。(A、至于:古:直到,今:连词,表另提一事;B、丈夫:古:对成年男子的通称,今:女子的配偶;C、盛气:古

5、:怒气冲冲,今:傲慢的气势。)五、C。(A、名词作状语,每天;B、名词作动词,封候;C、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使……尊贵,使……听到;D、动词作名词,继承人。)六、B。(A、省略句,“令”后省略“之”;B项和例句都是介词结构后置;C、介词宾语前置,“何以”应为“以何”;D、“入”前省主语。)七、B。(①②谦词,③⑥委婉语,④⑤敬词。)八、C。不是“白描手法”,是精巧的细节描写。九、触龙说服赵太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触龙能针对赵太后的心理,迂回委婉地平息她的怒气;②触龙在劝谏时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晓以利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十、(1)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东西,于是就勉强走走

6、。(2)我私下认为,你疼爱燕后要超过疼爱长安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