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案(表格)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

ID:38020342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4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_第1页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_第2页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_第3页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_第4页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教案(表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子长红彦中学课时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周次教学时间年月日执教者薛静课题27.岳阳楼记课型讲读课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创见)1.朗读、背诵全文。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教法设计及总体教学设想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较前准备(仪器、教具、参考书籍)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教学内容和步骤师生互动探究过程教学札记一、名楼导入二、电脑示图解题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文旬。(1)积累词语(2)理解句意(3)阅读思考①第一课时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1

3、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

4、忧后乐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四、难句探究五、布置作业一、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2.朗诵全文。二、研习新课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1.越明年,

5、政通

6、

7、人和,

8、百废具兴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至若春和

9、

10、景明,

11、波澜不惊4.沙鸥翔集,

12、锦鳞游泳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6.居庙堂之高l则忧其民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第二课时谪(zhe2)属(同“嘱”zhu3)淫(yin2)霏(fei1)樯(qia

13、ng2)楫(ji2)冥(ming2)谗(chan2)偕(xie2)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5.提问:作者

14、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

15、,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8.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