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均值不等式》(人教b)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

ID:38020379

大小:408.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_第1页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_第2页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_第3页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_第4页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_第5页
资源描述:

《《3.2均值不等式》(人教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必修五)畅言教育《3.2均值不等式》◆教材分析均值不等式也称基本不等式。本节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均值不等式的代数意义,几何的直观解释以及均值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本节教材上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给出均值不等式及证明,在思考与讨论过渡下,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一个几何直观解释,以加深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教材用作差配方法证明均值不等式。作差配方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在整个不等式的教学中都要贯彻这一重要方法。在解题中要让学生注意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条件,并掌握基本技能。一般说来,“见和想积,拆低次,凑积为定值,则和有最小值;见积想和,拆高次,凑和为定值,则积有最大

2、值”。探索并了解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会用均值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问题.从历年的高考来看,均值不等式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高中数学的所有章节,且常考常新,大多是大小判断、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不等式的证明是将来进入大学不可缺少的技能,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因而成为历届高考中的热点。几乎所有地区的高考题都能觅到它的踪影。书中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必修五)畅言教育练习A、B和习题都是基本题,要求全做。鉴于均值不等式的特殊作用,在教学中将本节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一起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

3、通过思考与讨论建立均值不等式与不等式a2+b2≥2ab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推导并掌握均值不等式,理解这个均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均值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用不等式求某些函数的最值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值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的运用,应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4、。◆课前准备◆直尺、三角板、圆规等。◆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师出示课件第2页,回顾之前了解的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复习。1.均值定理: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必修五)畅言教育2.定理:(重要不等式)若a,b∈R,那么a²+b²≥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3.基本不等式的几种特殊变形: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3.几个基本概念:5.最值定理:(1)若a,b∈R+且ab=p(p为常数)则(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2)若a+b=S(a,b∈R+,则(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必修五)畅言教育(一)证明(

5、打开课件第8页)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正方形的面积为。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时,正方形EFGH缩为一个点,这时有2.得到结论:一般的,如果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证明:因为当所以,,即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打开课件11页)在右图中,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的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你能利用这

6、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易证Rt△ACD∽Rt△DCB,那么CD2=CA·CB即CD=这个圆的半径为,显然,它大于或等于CD,即,其中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因此:均值不等式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评述:1.如果把看作是正数a、b的等差中项,看作是正数a、b的等比中项,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必修五)畅言教育那么该定理可以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2.在数学中,我们称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为a、b的几何平均数。本节定理还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一)基础训练打开课件第1

7、3页对给出例题进行讲解1.设x+3y-2=0则函数z=3x+27y+3的最小值是DA.B.3+2C.6D.92.若t∈(0,1],则有最小值B3.已知a,b是正数且a+b=1求的最小值。解:(法一)(法二)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二(必修五)畅言教育(一)能力提升(打开课件16页)若正数ab满足ab=a+b+3,求ab的取值范围解:◆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