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

《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

ID:38036012

大小:4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4

《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_第1页
《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_第2页
《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_第3页
《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的地形地势》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地理教案编号:DLJ8102011主备:沈莉时间:201609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相关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课标要求解读】涉及概念(或结论)解读1.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1)地形复杂多样。从中国地形图不难看出,陆地表面的五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在我国均有分布。因此,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2)山区面积广大。从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

2、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因此,我国的地形又具有山区面积大的特征。2.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看出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图又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我国陆地地势可以划分为三级阶梯。行为动词能级要求解读“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可充分利用中国的地形图,将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形单元,如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逐一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判断它们的

3、地形类型,观察它们的海拔高度,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地形、地势的总体特征进行把握,进而概括出我国的地形、地势的特点。要巩固和加深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大致了解作为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这样可以在地图上通过这些山脉判别各地区位于哪一级阶梯。第二,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这样既可以在地图上落实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也可以联系到地形、地势特征。另外,还可介绍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的、地势特征作出简单的客观的评价。达标教学途径或活动1.“概括”行为的主体是学生。2.为给每个学生有“概括”的机会,必须充

4、分展开小组学习活动,同时还应安排小组代表在全班开展组际交流、提问的互动学习环节。4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地理教案编号:DLJ8102011主备:沈莉时间:2016093.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与兴趣,特别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材料及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小组活动,在情境铺垫的基础上开展小组活动,提出相应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在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教学目标设计】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形特征。2.能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3.会结合实例及生活实际,了解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评

5、价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教学重、难点】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2.体会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怎样深刻体会到“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这些知识如果仅仅通过轻描淡写的讲述,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讨论才能够做到。【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情境与问题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古诗有云: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

6、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为: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些诗句鼓励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教学问题设计:1.诗中写道的百川为什么会东流入海?2.你知道百川东流入海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吗?【教学线索设计】由情境材料引入。--------小组合作,运用相关图幅,判断河流的流向。--------小组合作,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小组合作,讨论地势特点与水能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读图标注长江和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7、----4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地理教案编号:DLJ8102011主备:沈莉时间:201609小组合作,找出长江和黄河流经地形区的分界线——山脉,明确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小组合作,结合实例和生活实际,初步对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作出简单、客观的评价。【教学过程设计】引入新课:由情境材料引入新课。教学活动:活动一:百川为何“东”到海?主问题一:诗中写道的百川为什么会东流入海?(我国的河流大多东流入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具体问题:(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教材P23图2.2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描出长江或黄

8、河,说出其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并判断长江或黄河的流向。(2)结合图2.2,分析长江或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的原因,概括我国地势的特征。(3)结合教材P27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北纬36°剖面),分析黄河在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的时候,地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