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模2016

润州二模2016

ID:38044647

大小:3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润州二模2016_第1页
润州二模2016_第2页
润州二模2016_第3页
润州二模2016_第4页
资源描述:

《润州二模20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优试卷(二模)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_____.2.9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___.3.因式分解:=____________.4.直线和双曲线的一个交点为(a,b),则=____________.5.如图,a‖b,AB⊥AC,∠1=65°29′,则∠2=_____________.6.小明在一次射击比赛中的成绩记录如表,则小明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7.如图,⊙O的直径为2,弦AB=1,点C为优弧AB上一点,则SinC=____________.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

2、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__.9.若A,B,C是双曲线上的三点,且,则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0.如图,ΔABC中,∠ACB=90°,∠ABC=25°,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后得到ΔA′B′C′,且点A在A′B′上,则旋转角为________________°.11.如图,菱形ABCD中,AB=2,∠ADC=120°,P、Q分别是线段AB、AC上的动点,则PQ+BQ的最小值为_______。12.如图,矩形的长为4,宽为a(a<4),剪去一个边长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一个矩形,同样的方法操作,在剩下的矩形中再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若剪去三个正方形后,剩下的恰好

3、是一个正方形,则最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下列运算中不正确的是()A.B.C.D.14.四边形ABCD内接于⊙O,∠A的度数是x,∠C的度数是y,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4A.B.C.D.15.某创业团队有研发、管理和操作三个小组,各组的日工资和人数如下表:现从管理组分别抽调1人到研发组和操作组,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平均日工资增大②日工资的方差减小③日工资的中位数不变④日工资的众数不变A.1个B.2个C.3个D.4个16.多边形中小于120°的内角最多有()A.4个B.5个C.6个D.

4、不能确定17.点A、B分别是函数(x>0)和(x<0)图象上的一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b,且OA=OB,a+b≠0,则ab的值为()A.2B.-2C.4D.-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1分)18.(1)计算:;(2)化简:19.(1)解方程:;(2)解不等式组,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0.如图,□ABCD中,E为AD的中点,BE、CD相交于点F.(1)求证:AB=DF(2)若△DEF的面积为S1,△BCF的面积为S2,且S12-S2+4=0,求□ABCD的面积.21.小强同学对本校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绘成如下不完整的三个统计图表

5、.各组频数、频率统计表各组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各组频数条形统计图(1)a=,b=,∠α=,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若该校有学生3200人,估计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3)根据以上信息,请您给校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422.如图,直线和双曲线相交于点A(1,2)和点B(n,-1).(1)求m,k的值;(2)不等式的解集为;(3)以A、B、O、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顶点P的坐标是.23.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小球,上面分别有标号1,2,-1,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将球搅匀,从盒中一次取出两个球,求其两标号互为相反数的概率。(

6、2)将球搅匀,摸出一个球将其标号记为k,放回后搅匀后再摸出一个球,将其标号记为b.求直线y=kx+b不经过第三象限的概率。24.如图,AB是⊙O的直径,AB=2.学.科.网...(1)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作⊙O的内接正六边形ACDBEF。(2)在(1)的条件下,直线PE与⊙O相切于点E,交AB延长线于点P,求PB、PE和所围成的图形面积。25.小强为测量一路灯杆AB的高度,在灯光下,小强在C处的影长为3米,沿BC方向行走了5米到E处,此时小强的影长为5米,若小强身高为1.7米,求路灯杆AB的高度。426.(1)阅读理解:实数,,∵,∴,即。若(为定值),则,当

7、且仅当时等式成立,即时,,∴当时,取得值(填“最大”或“最小”)。(2)理解应用:函数,当x=时,。(3)拓展应用:如图,双曲线经过矩形OABC的对角线交点P,求矩形OABC的最小周长。27.如图1,在△ABC中,∠C=90°,AC=9cm,动点P从点A以1cm/s的速度沿AB向点B运动,运动到点B终止,同时动点Q从点B沿BA向点A匀速运动,运动到点A终止。设运动时间为x(s),P、Q之间的距离为y(cm),且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1)动点Q的运动速度为。(2)点N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3)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