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案

认识厘米教案

ID:38052665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4

认识厘米教案_第1页
认识厘米教案_第2页
认识厘米教案_第3页
认识厘米教案_第4页
认识厘米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厘米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认识厘米》教案长治师范附属友谊小学刘树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认识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正确地测量物体长度。过程与方法:经历厘米的教学过程,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法:谈话法、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同学们,数学书是每天陪伴我们学习的亲密伙伴,你知道它有多长、多宽

2、吗?生:不知道!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比较短的这条边,用老师的手测量大概1拃长,有谁想过来试一下?(找两个个子相差较大的学生)测量完之后公布结果,学生会发现同一本书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师: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生:因为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小结:想要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统一的长度单位在哪儿呢?就在我们的尺子上。第二部分,实践操作,了解新知、运用新知。这个部分,通过让学生准备的尺子,来进行教学。我制定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尺子师: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的尺子上有什么?生1:有3种长短不一的竖线。生2:有数

3、字。生3: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师:这些小竖线叫刻度线,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对着0的这条刻度线叫刻度0,对着1的这条长刻度线叫刻度1。无论尺子有多长,最左端都是从0开始的,所以尺子上的“0”表示开始,字母CM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符号,读作:厘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第二环节:认识1厘米师: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学生尝试指0到1)是不是尺子上只有从0到1才是1厘米?生1:从1到2也是1厘米。生2:从2到3也是1厘米。师:还有吗?从刚才在尺子上找出的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每两

4、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小结:在尺子上每两个相邻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师:认识了1厘米,现在我们用你的拇指和食指来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把它记在心里。第三环节:说说生活中的1厘米师:现在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了,1厘米长吗?(不长)所以,在生活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板书)现在你能找一找、说一说,有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者厚度大约1厘米长吗?生: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数学书的厚度……第四环节:认识几厘米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2厘米有多长吗?2厘米有几个1厘米组成?拿出你的尺子说一

5、说。生:从刻度0到刻度2;从刻度1到刻度3。师:我们发现,每两个相邻的1厘米合起来就是2厘米。师:用同样的方法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出3厘米、5厘米有多长吗?第五环节: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师:从学具盒里拿出准备的纸条,你能想办法测量出纸条的长度吗?自己先测量,然后同桌交流一下测量的方法然后汇报。师:测量完了,谁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测量的?生1:尺子的一端对着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生2:尺子的最左端对着纸条的最左端,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学生讨论哪一咱正确,为什么?课件出示:几种测量方法,学生判断对错。小结:物体的左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

6、,尺子要放平,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第三部分:巩固练习1、操作性练习:本题,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幅用尺子测量的图,其中有两幅图的量法是错误的,一幅是没有把尺放正就开始量,一幅是量的时候没有从“0”刻度开始,这些都是学生易错的题。2、开放性练习:如果测量物体时,物体左端不是对着“0”刻度,而是对着其它刻刻度度怎么判断物体的长度:我出示一幅没有从“0”刻度开始量的图,让学生动脑子想,然后同桌讨论,最后得出可以有两种方法:1、数一数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长;2、如果物体的一端不是对着尺子的“0”刻度,而是对着其它刻度时,就用物体所对着的两个刻度相

7、减,也会得到物体的长度。3、发展性练习:学会用大约几厘米来描述物体的长度:课件出示测量纸条的图片,一张纸条的长不够9厘米,差一点,另一张超过9厘米,多一点,像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纸条长大约9厘米。第四部分:课堂小结,加深记忆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它对你有什么帮助?这节课你表现得怎样?通过总结让学生回忆整节课所学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