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ID:3805305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4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_第1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_第2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的最高级的产生创新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创造性人才心理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创造性思维是学生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路、新情况与新问题中,新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有效的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首先要先转变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所

2、谓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结构应当由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等六个要素组成。而横纵思维的观点由于现在仍比较模糊和富于争议,因此,我们在这里不予论述。一、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应用内涵更博大、概括力更强的符号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高度抽象的能力。确切的说,学生实现认识结构的组织,是思维过程的最关键环节和最本质的东西。提高逻辑思维活动的能力,是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自我开发。(1)为了提高学

3、生的逻辑活动的能力,则必从概念入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构成概念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结构联系。(2)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善于分析、总结和归纳。由归纳法推理所得的结论虽然未必是可靠的,但他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功能对于科学的发现是十分有用的。(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类比法,善于在一系列的结果中找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或相似处之后,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

4、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1)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的空间。(2)提供错误的反例。为了帮助学生从事物变化的表象中去揭示变化的实质,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在从正面讲清概念后,可适当举出一些相反的错误实例,供学生进行辨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活动。三、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为联想和猜想的能力。他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主要从下面几点来培养(1)要想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关键在于让学生把知识经验以信息的方式井

5、然有序的储存在大脑里。(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设置情景触发学生的联想。在学生的学习中,思维活动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学生的联想力越强,思路就越广阔,思维效果就越好。(3)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最佳效果,让联想导致创造,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有意识的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使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网络,或组成新的网络,在头脑中构成无数信息的链。四、直觉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我们应当主动创造条件,自觉的运用灵感激发规律,实施激疑顿悟的启发教育,坚持以创造为目标的定向学习,特别要注意对灵感的线形分析,以及联想和猜想能力的训练,以期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

6、能力之目的。(1)应当加强整体思维意识,提高直觉判断能力。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阿提雅说过:“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样东西,而且你通过大量例子,以及与其他东西的联系取得了处理那个问题的足够多的经验,对此你就会产生一种正在发展的过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结论应该是正确的直觉。”(2)要注重中介思维能力训练,提高直觉想象能力。例如,通过类比,迅速建立数学模型,或培养联想能力,促进思维迅速迁移,都可以启发直觉。我们还应当注意猜想能力的科学训练,提高直觉推理能力。(3)教学中应当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直觉观念。(4)可以通过提高数学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数学

7、直觉思维的形成。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提高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事物间所有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及秩序的直觉意识。五、辩证思维的培养辩证思维的实质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中的反映。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辩证的认识已知和未知。在数学问题里面有许多重要信息,所以未知实际上也是已知,数学上的综合法强调从已知导向未知去探求已知。(2)辩证地认识定向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抽象的逻辑推理;定量分析着重具体的运算比较,虽然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加真实可信,但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常常具有指导作用。(3)辩证地认识模型和原型。模型方法是现代科

8、学的核心方法,所谓模型方法就是通过对所建立的模型的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